传感器应用在智能温室上

   日期:2024-01-23     浏览:49    评论:0    
核心提示: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感知设备,本身并不起,作用甚至可以称之为单一,比如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只能用于空气的温度、湿度的监测与数据传输上,在测量精度是上还有三六九
  传感器,作为 物联网的基础感知设备,本身并不起眼,作用甚至可以称之为单一,比如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只能用于空气的温度、湿度的监测与数据传输上,在测量精度是上还有三六九等,具体在应用中很难想象传感器能发挥多大作用。,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感知设备,本身并不起眼,作用甚至可以称之为单一,比如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只能用于空气的温度、湿度的监测与数据传输上,在测量精度是上还有三六九等,具体在应用中很难想象传感器能发挥多大作用。

  传感器的运行原理是通过对介质的变化所输出的信号来读取转变成数字,整个传感器家族是很庞大的,常见分类可根据感知功能、接触方式、应用场景、输出信号模式等,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在农业生产中传感器也是可以使用的。

  农作物的生长之所以不能一年四季不断生长,是因为气候对植物的限制,因此只能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温室大棚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慧大棚是更进一步解放人力在大棚管理上花费的时间、精力。

  蔬菜的大棚种植是我们逐渐端稳饭碗的一大原因,而蔬菜种植或者说温室管理难度并不大,主要支出在人力成本上,造成种植者往往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算收入二百五,如果传感器或者物联网技术能和大棚结合,是否可以一人管理几个大棚呢?

  传统的温室大棚,比较依靠农民的经验和感觉,作物成熟品质良莠不齐,自然户影响收成了,如果能把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按照其规律数字化管理,这样成熟的作物品质是否会提升呢?

  这就是智慧大棚了,原理是将农民的种植经验输入给物联网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阀门等设备代替人工来管理大棚,利用种植经验或农业专家的建议,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构建一个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包括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水分、营养成分、光照、空气等要素,实现温室大棚的数字化管理。

  实现智慧大棚的关键一步是数据,大棚内每一小时、每一分钟的实时数据,这些是管理大棚的依据,传感器的作用就在体现在这里,可以24小时不停监测大棚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度、紫外线、水肥含量、生产视频等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系统,管理者只需登录管理系统即可远程一键调控相应设备的启停,举个例子,管理者可以在千里之外根据管理系统传输的土壤水分含量过低的信息,开启水肥一体化系统灌溉,灌溉到设定的一亩地100公斤水之后自动关闭,不用跑来跑去了。

  在大棚内精准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的各阶段,调控不同温度、湿度、土壤、水肥等需求,满足生长必备要求,将农业生产向工厂化种植方向发展。

  农业物联网,囊括了农业万物,作为基础组成部分的传感器,是农业物联网的嗅觉、听觉、视觉等感官,共同为农业生产经营发光发热。

 
打赏
 本文转载自:网络 
所有权利归属于原作者,如文章来源标示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微信13520258486
更多>最近资讯中心
更多>最新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最新信息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13520258486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