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的概念尽管已经提出多年了,可貌似始终停留在理念阶层,并没有深入到大家的思想意识中,对于智慧农业的作用与意义大都没有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经济形态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未来经济进步的主要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为深远,是消除绝对贫穷,发挥后发优势的手段,也是实现经济后来居上、达到赶超的终南捷径,是智慧经济主要的组成结构。
智慧农业的集体表现方式是将传感器、云平台终端等硬件设备用物联网技术串联起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时时控调,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此外,从广义上来说智慧农业的囊括范围很广泛,不仅是在农业生产上,还有农业商务、食品防伪与来源追溯、农业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是个大体量的行业。
智慧农业备受推崇,取决于其具体的四大特性:
一、高精确性
智慧农业可以通过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土壤水分与肥力、光照强度等参数,具体量化准确测量记录作物的生产数据,结合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合理制定生产计划,规避旱地种水稻等不合时宜的生产失误,同时也能科学分配生产资料,把控各个环节的精准投入,弥补传统农业粗犷的生产方式。
二、高收益性
实现了可远程进行的农事操作,这是对生产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与颠覆,现代化技术直观提升生产效率,自然也节省了更多的人力成本,能解放更多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力,另外现代农业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方式,从生产管理上提高了效率,进一步的工厂化生产方式,也能获得规模化的生产价值。
三、可追溯性
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追溯食品的生产-运输-制作过程,难度是很低的,完全可以达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记录,消费者可以农产品的二维码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唯一ID查询,立时可追溯到该农产品的全部信息,这般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生产之余,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保证。
四、可复制性
传统农业是建立在经验口耳朵相传之上的,甚至是非亲不传,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智慧农业依托现代化技术,,完全可以技术复制、嫁接,并能在被复制于推广的过程中, 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方案与解决方案,让每一位农业人都具备成为农业专家的可能,彻底打破传统农业的农业操作模式。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与蜕变势在必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