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跟大家分享过众多地区的鲲鹏生态建设与鲲鹏产业实践。不难发现,鲲鹏来到了某个地方,一定会与当地独特的经济需求、产业基础、政策导向相契合,给出因地制宜、因需而供的生态建设方案。
而当鲲鹏遇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似乎格局一下就波澜壮阔了起来。站立在时代潮头,俯瞰全球经济潮起潮落的上海,与鲲鹏生态之间又有怎样的联接和故事?似乎不难想见,一种别样的风情,就蕴育在鲲鹏的“海派生涯”中。
11月12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及上海翊客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鲲鹏展翅 共赢计算新时代”为主题的2020上海鲲鹏生态伙伴大会成功举行。
从政产学各界人士对鲲鹏生态落地上海的分析与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鲲鹏生态与上海这座城市间深刻的数字经济共鸣,以及新计算产业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时代意义。
黄埔江头的船舶汽笛声,似乎就是鲲鹏展翅的千里清鸣。
黄浦江头:上海数字经济的底蕴与需求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数字业态的全面升级,已经成为上海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今年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上海将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的整体目标。具体来说,上海将基本建成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能级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中心;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集聚各类重要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全球资管中心,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
而在一系列发展目标中,科技基建与数字底座可以说是“五个中心”发展的最核心动力。而上海恰好又是一座集聚了数字产业竞争力与发展优势的都市。根据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上海在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产业化等领域都名列前茅。
具体来看,在计算领域,上海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上海是首个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和唯一的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所在地。
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云计算领域,上海在2017年发布了《上海市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业界称之为“云海计划”,重点推进全面云化的产业升级。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2019年9月,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列入全国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成为其中4个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5月,徐汇区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受到了国务院表彰激励。
计算、云、AI交织成了上海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与集中优势。这些优势必须被不断强化和发展,可以说“新计算”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必争之地。而在夯实新计算,发展数字经济综合业态的过程中,上海也有显著的产业生态发展需求。比如:
1、上海急需提升数字产业的规模化程度,加速实体业态与新计算之间的融合。
2、上海需要加强数字经济中的创新活力,加速业态更新,让企业普遍享受新计算带来的产业红利与发展机遇窗口。
3、上海对新计算人才的需求量大,对专业性、综合性、行业融合型新计算人才具有普遍而广泛的需求。
当上海遇到鲲鹏,既是新计算之路上的不谋而合,也是新需求与新供给之间的完美契合。
聚数兴业:鲲鹏与上海的业态共鸣
对于鲲鹏来说,上海既有着良好的技术产业积累,又是大量应用场景与应用行业的头部汇集地,同时上海在目前发展阶段大力推动5G、云计算、AI等技术产业的扶植,也给合作伙伴加入上海鲲鹏生态提供了充足动力。
当鲲鹏生态落户上海,一系列基于鲲鹏的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陆续推广开来,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对鲲鹏的吸引力,以及鲲鹏生态为上海提供的产业价值之间,形成了深刻清晰的业态共鸣。
1、聚合生态:鲲鹏生态可以聚合云计算、物联网、AI、软件、整机等一系列合作伙伴,培养广泛的鲲鹏业态,满足上海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2、产业牵引:鲲鹏在新计算、产业全云化、AI与计算融合等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革新价值,符合上海对产业创新底座的需求。基于鲲鹏带来的多样性计算价值,上海可以有效牵引产业走向升级创新,着眼未来数字经济的底座建设。
3、人才培养:鲲鹏可以有效聚集上海人才高地的特性,提供校园大赛、产学合作、教材制定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上海的新计算人才培养提供关键动力。
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对于上海的整体数字经济产业来说,鲲鹏可以清晰触发几个未来发展的关键机遇点。比如鲲鹏代表着通用计算走向多样性计算的发展趋势,以及软硬件全栈协同创新的全新产业模式,这些都是上海构建新产业模型的技术底座与产业机遇。
而鲲鹏对云计算、移动计算的天然优势,更加有利于上海推进“云海计划”,实现政企产业的全云化升级;鲲鹏对于AI、5G的技术打通优势,也有助于上海探索计算与智能的产业融合,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所需的算力底座。
在上海鲲鹏生态伙伴大会中,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与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推进智能终端快速发展、营造合作发展环境等领域开展合作,聚合产业上下游资源,促进徐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国内产业生态高地。华为公司将充分发挥联接和计算核心技术能力以及 产业生态链整合能力,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政务等领域进行合作。
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与徐汇结缘于2019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正式入驻西岸智塔,成为徐汇区智能产业的中坚力量。
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是上海首家基于鲲鹏技术的新计算产业生态发展基地,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整合能力。未来,鲲鹏生态将在上海推进鲲鹏生态赋能平台、转型支撑平台、产业创新验证平台、产业人才培养集聚平台、实践成果展示平台等五大平台和产业落地孵化器建设,打造成上海乃至全国领先的技术创新标杆发展高地。
从鲲鹏生态落地徐汇区的进程里,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互补属性:
1、鲲鹏生态创的技术优势,能够积极引入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支撑千亿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鲲鹏+昇腾”产业生态发展,促进徐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2、依托徐汇“四大”资源的集聚优势,与鲲鹏先进自主技术深度结合,能够共同服务好国家和市重大战略项目和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共同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形成强大的集聚度和辐射度。
3、双方合作能够放大产业高端人才的引领优势,加强与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进产业领域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探索标准化、体系化的人才培育模式。
鲲鹏与上海的业态共鸣,正在一步步的产业实践中,由理论模型走向现实价值。
沪上风起:当鲲鹏生态融入“上海引力”
在目前这个阶段,无论是宏观上上海数字经济对人才、产业、技术的吸纳与渴求;还是微观上鲲鹏生态的产业聚合效果,二者的共鸣点都在一个“聚”字。
本身具有技术优势与产业差异化特征的鲲鹏,对人才、企业、行业来说具有鲜明的吸引力。而当这种吸引力融入上海这座城市的数字化吸引力之中,强上加强的产业吸引能力已经清晰可见。
在大会当中,举行了上海鲲鹏创新中心启用仪式。上海鲲鹏创新中心是上海首家基于鲲鹏技术的国产化产业生态发展基地,将围绕鲲鹏技术构建技术使能平台、商业使能平台、人才平台、展示平台和孵化平台等功能模块,服务区域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创建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鲲鹏产业生态圈。
同时,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东理工、华东师范、上海大学、上海理工七所上海高校与华为公司举行了“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启动仪式。该基地将聚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信息技术领域,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立足上海、辐射华东、面向全国,为鲲鹏计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聚合契合到聚合人才,从吸纳关键技术发展,到繁荣新计算生态,鲲鹏生态的产业聚合能力已经完整融入了上海的数字经济引力当中。
对于国际化大都市来说,城市的持续发展与高质量治理是时代给予的任务与挑战。在诸多发展策略中,依靠科技产业的升级换轨,从单向产业线性增长,转化为产业集群化的内生态、多通路增长模式,展现出一系列的优质发展价值。比如从徐汇区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中,依靠与人工智能共同奔跑,徐汇区获得了强化先发优势、强化集聚效应、强化品牌引领、强化场景应用四大发展优势,促生了大批产业聚集,与产业规模化发展。2019年徐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位列上海第一。
而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云计算,都离不开充沛有效的多样性算力。而鲲鹏生态引领的“新计算”产业价值,能够更好帮助从徐汇区到上海全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践行新基建的产业基座价值,释放内生化的科技动力。鲲鹏生态对于徐汇区,对于上海来说,不仅是一部全新的计算产业引擎,更能够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产生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态共鸣。
沪上风起时,鲲鹏已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