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8月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20663套,同比增长32.5%;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36873套,累计增长13.9%。
过去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经历高速增长,但从2017年末开始持续下滑,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间持续负增长。如今,两位数的增长,行业回暖趋势明显,似乎印证了工业机器人行业需求正在复苏的趋势,发展甚至比去年同期更加强劲。
不仅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小编发现虽然2020年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依然完成了多笔的融资,显示出高昂的投资热度。
通过不完全梳理企业,小编在此盘点了一些企业的融资新闻,发现融资企业主要涵盖了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以及机器视觉等重点领域。
协作机器人
近日备受关注的大族机器人,不仅从大族激光完成独立,更完成了1.65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苏州藤信、北京鸿瀚、深圳中小担等机构,方瑞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加速大族智能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推动其在工业、医疗、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轻型机器人领军企业珞石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元C1轮融资,由著名风险投资基金襄禾资本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技术研发,促进新一代智能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系列产品开发,推进其在医疗、服务、柔性生产等场景的落地。珞石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轻型工业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与开拓创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精密加工、医疗等垂直领域。
机器人控制器、本体
卡诺普近期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上海长江国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领投,国内某上市公司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和行业拓展。此前,卡诺普曾获得来自北极光创投和苏州兴富的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亿元人民币。卡诺普起初生产机器人控制器,2017年开始研发机器人本体,于2019年推出机器人整机产品。其机器人产品以服务焊接、冲压、搬运等工业细分领域的制造商客户为主。
物流仓储移动机器人
隆博科技于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常熟新动能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领投。这也是隆博科技首次完成的产业资本融资,新的产业资本加持将助力隆博科技的技术产业化落地,实现跨越式增长。隆博科技是一家以自主移动机器人为技术驱动力的室内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生产物流、仓储物流等室内运输场景,为客户提供柔性灵活的高性价比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工业柔性物流服务商斯坦德机器人于近期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中国和源码资本联合领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线升级、量产和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斯坦德主要研发和制造工业自主移动机器人,可实现无人化物料搬运,用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在产线以及仓库之间的搬运、转移、上下料等工作,是未来无人化工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极智嘉(Geek+)宣布,继2019年6月完成由GGV纪源资本和D1领投、华平资本跟投的超1.5亿美元C1轮融资后,极智嘉在2020年年初完成C2轮融资,由云晖资本领投,鸿为资本和祥峰成长基金跟投,标志着极智嘉在年初完成的C轮(C1+C2)融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极智嘉,是一家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的全品类物流机器人企业。
未来机器人获得1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联想创投领投、飞图创投跟投,跟投了A轮融资的钟鼎资本持续跟投。资金将用于视觉技术的持续研发以及更多需求复杂场景的突破。基于视觉AI技术和5G技术,未来机器人开发了高柔性工业车辆无人驾驶方案,核心在于通过通用型的工业无人驾驶模块,通过外置的形式实现存量工业车辆的无人化升级改造,从而帮助企业快速打造无人仓储。
机器人抓取
钧舵机器人近日完成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邦盛资本,正轩资本。钧舵机器人致力于研制生产工业级灵巧手及智能电动夹爪产品,并提供机器人抓取及上下料的系统集成服务。钧舵掌握工业级灵巧手、仿生五指灵巧手、智能电动夹爪、机器人本体设计、机器视觉、机器人遥操作、生物肌电控制等核心技术。
机器视觉、运动控制
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方案提供商梅卡曼德机器人已于近期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B轮主力融资,投资额过亿元。梅卡曼德核心产品为高性能3D相机、视觉AI算法和软件、机器人运动算法和软件,并可提供多种典型应用的参考设计和现场服务。
视比特机器人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和玉资本(MSA Capital)领投,图灵创投跟投。视比特是一家融合“3D视觉感知与机器人柔性控制交互技术、3D数字孪生与工业闭环控制技术”的科技公司。
专注于研发机器人运动规划和3D视觉产品的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高榕资本投资。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加快市场推广、推进产品落地及团队扩张。作为机器人核心组件供应商,公司专注在运动规划与3D视觉领域,为客户提供手眼产品以及技术服务。
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吸金”模式
虽然之前工业机器人市场出现了短暂的疲软,但资本对工业机器人并非一片唱衰。当下,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再次扩大,资本也再次掀起了投资浪潮。
从上面这些企业,我们可以看到,融资金额上,融资数额基本在亿元级别,融轮次上,主要集中A轮,但不少优秀企业已经进入B轮甚至C轮,荣获多轮融资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正进入竞跑阶段。总结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本的需求巨大。而且投资市场逐渐趋于理性,融资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些优势的头部企业中。
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落地能力、技术实力、资金实力,他们所生产的产品都有具体的领域来“施展拳脚”,且这些领域都是当下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
融资密集,行业需坚守
资本的大量涌入,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春风的同时也在重塑行业的生态体系。过去几年,基于庞大的市场刺激与丰厚的补贴,许多创业者涌入工业机器人行业之中。虽然在创业初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关注,但最终还是因其技术水平受限、产品体系不完善,无法匹配市场需求,真正能够跑起来的公司少之又少,当斥重金未见明显成效之后,资本热度也逐渐下降。所以说,对工业机器人投资的热度卷土重来是一件好事,但未必所有公司都能分上一杯羹,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不可否认,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市场选择投资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看中的是它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其带来的资本红利,期待能够快速收回投资回报。
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讲究长期专注付出,有的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的应用,也就无法带来高的回报。
但工业机器人领域内的创业企业,如果想要快速占领市场,也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将应用进行落地铺开,才能获得持续客观的回报。这二者之间如何平衡,是被投企业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从长期看工业机器人都是一个享受行业成长和进口替代的成长型行业,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投资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如大族机器人创始人王光能所说,走向资本市场将能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加大投入,快速将技术转换为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回报。这对上市公司、对管理团队、对社会资本均是多赢的局面。
当下,我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企业自动化升级离不开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助力。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的性价比优势显得尤为凸显。而且,目前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依旧偏低,市场依然广阔。这些拥有核心技术/集成能力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的国内企业如果能够借助资本的帮助,相信将进一步提升完善自己,从而赋能中国制造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