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论与相关建议

   日期:2020-08-31     浏览:99    评论:0    
核心提示:本文章来源于:https://github.com/Zeb-D/my-review ,请star 强力支持,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文章目录@[toc]背景背景分析如何防止自己变笨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费曼学习法十步学习法工作原则生活与工作准则背景学了这么专业知识,无论是业务时间,还是工作时间。如果被问下你到底学了什么,短时间靠记忆力还能勉强撮合着回答上,几个月后谁能辩雌雄?工作或业余碰到问题能知道怎么解决吗?还是坚持熟能生巧,可现实的信息杂志太多,这未免投入成本过多?生活与工作应该要如何开展?背景分

本文章来源于:https://github.com/Zeb-D/my-review ,请star 强力支持,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文章目录

    • @[toc]
      • 背景
      • 背景分析
      • 如何防止自己变笨
      • 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
        • 费曼学习法
        • 十步学习法
      • 工作原则
      • 生活与工作准则

背景

学了这么专业知识,无论是业务时间,还是工作时间。如果被问下你到底学了什么,短时间靠记忆力还能勉强撮合着回答上,几个月后谁能辩雌雄?工作或业余碰到问题能知道怎么解决吗?还是坚持熟能生巧,可现实的信息杂志太多,这未免投入成本过多?生活与工作应该要如何开展?

背景分析

学习效率这么低大致原因有这么几种:

  • 碎片化学习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天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推送给你,你阅读学习全都来自这些信息,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看似学了很多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本质没有任何关联,一块块零敲碎打的信息,没办法拼凑成一副完整的知识地图。

    当你输出的时候,自然是零散的、碎片的,无法整合起来,就会讲不清楚,说不明白。

  • 没有深入思考

    知识也是分为三个级别的。

    第一级别是信息知识。这是我们从外界获得的底层知识。比如我们阅读、上课程获得的知识都属于信息知识。

    第二级别是加工知识。知识经过我们大脑的思考和加工,逐渐修正自己的认知,最后内化成自己的认知能力。加工知识才是属于你的知识。

    第三级别是体系知识。当大脑对知识加工处理,便是往我们的知识体系里不断地添砖加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复杂而周密的知识体系。

    很多人的知识还停留在底层知识,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没有深度思考能力,知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并不会被内化成体系知识。比如,你在看文章的时候,并不会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作者的观点正确吗?不正确的话,那么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证明?是因为没时间诸于实践?

  • 无法找到联系点

    为什么很多的人知识不能变成一个整体?是因为他们无法洞察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点。任何事物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少成多都会有个好的结果。所以,**整合知识的能力很关键。**不仅影响到我们的认知能力,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思考深度。无法掌握这种能力,学再多的知识都是没用的。

    • 扩大知识面

      想要整合知识,先要储备足够多的知识。

      阅读是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方式,不是阅读碎片化信息,而是阅读那些经典书籍,我们可以获取前人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弥补认知上的不足。

      还有就是高人指路,向高手、专家、厉害的人学习,可以上他们的课程,也可以向他们咨询。高人往往会帮你开阔思路和眼界,你也会收获很多新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 带着问题去学习

      无论是去读书还是听课,都要有一种批判性思维,多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观点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怎样去论证等等。

      带着问题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能力,把知识分析、拆解、分类、整合之后,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 形成知识晶体

      知识点和知识量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变大,也容易提取。

      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下面是四种常见的知识结构: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比如书的目录。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比如马斯洛需求理论、SWOT分析、公式等。

      序列结构:体现先后、因果关系。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和说明书的步骤指南。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比如柱状图、饼状图等等。

如何防止自己变笨

站在如何浩瀚的信息大海,是无动于衷还是成为随波逐流式迷失成为大海杂质一枚,那有效提炼出自己有用的信息该技能是刻不容缓的;

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用你说的话来训练你的大脑。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承载和表达工具,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先在脑海中思考,然后才会用语言把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但很多时候,语言也能影响思维,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一些句型,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思考。

让自己变得聪明的简单句型,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给你分享防止自己变笨的 7 个句型。

  1. 真的吗?
    遇到任何之前未知的概念、理论、现象、转述等等的时候,都可以问一下“真的吗”。扪心自问也好,问别人也好,或者直接网上搜索也好,反正要问,而且要不止一次地问:真的吗?这其实就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而求真求实,应该成为你的一种基础习惯。
  2. 不一定吧?
    很多人会通过各种内容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是贩卖焦虑。要多问“不一定吧”,不要被牵着鼻子走。打个比方,当有人断定 A 之所以发生是因为 B 的时候,不妨用这个句型作为起点:“不一定吧?”然后就可以接着思考了,还可能因为什么?比如常常被提及的程序员的 35 岁。
  3. 为什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帮助你避开主观假设和逻辑陷阱,紧紧抓住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很多你困扰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真正关键所在。
  4. 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需要考虑?还有什么没考虑到?还有什么理由?还有什么结论?还有什么?多问几次,绝对不吃亏。不仅要多问几次,还要反复问,时时问。这个句型,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思考更为全面”。
  5. 本质上来看……
    比如你遇到问题时可以多问问自己,“看起来是这么回事儿……可实际上呢?” 或者“表面上可以这么理解,那本质上是怎么回事儿呢?”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这类句型,会不由自主地强迫自己多思考,多挖掘表象背后的实质。
  6. 最重要的是……
    这个句型太重要了,任何事情,如果你没法说出最重要的那个点,说明你还没有想清楚,也就督促你继续深入思考下去。另外,反复使用这个句型还可以锤炼你的价值观,比如可以帮你找到众多理由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众多判断标准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等等。
  7. 没那么简单吧?
    有些事儿确实很简单,化繁为简也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喜欢过分简单化,图省事儿,以至于不知不觉落入陷阱。如果一切过于顺利,不妨问自己一句:“没那么简单吧?”常常可能有意外收获。

这些句型看起来很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都值得在生活中反复使用。平时你看到任何信息、遇到任何问题,都不妨把这些句型给用上,不断给大脑做运动,最终做到“不经意之间依然可以自如使用”的程度。

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

网上各种推广的学习方法论非常得多,如如何提炼出一本或一段的文章,如如何快速背出一本书或者一段文字;不同方法耗费时间、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个人整理两种适用的方法论;

费曼学习法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的“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费曼号称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聪明的人,他的这套方法曾被无数学习牛人奉为“最佳学习方法”。和十步学习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费曼学习法的重点是以教为学,操作流程也很简单,人人都能快速掌握。

在开始聊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自己在学习时,使用的是哪种学习方法?

“费曼学习法”就是一个操作简单,并且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它只有四个步骤:确定目标、模拟教学、反复理解、复习并简化。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和你具体分享下这四个步骤。

  1. 确定目标:选择你要学习的知识点
    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想学习的知识点,可以是一门编程语言,也可以是照片拍摄技巧,或者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等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不难,相信每个人都有想提升的地方。真正的难点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有足够多的诱惑,能给你足够多的动力去坚持学习。

    毕竟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能不能坚持下去,能坚持多久,其实最后凭借的都是信念。

  2. 模拟教学:假装讲给一个孩子听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针对你想学习的知识点,在纸上写下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并且假装你要讲给一个孩子听。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给某个人讲。
    一般来说,我们给成年人讲清楚一件新事物还算容易,成年人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你跟他说专业术语,稍做解释,他基本就听得懂了。但如果你想给一个孩子讲清楚某个知识点,就不能再用复杂的词汇了,必须要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也就是大白话,甚至还要用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
    在费曼看来,如果你不能向一年级学生解释清楚某件事物,那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明白它。

  3. 反复理解:复习卡住的地方
    在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有哪里解释不清楚,或者遗漏了什么,那你的学习就真正开始了。针对卡住的地方,你需要想办法补上缺口,可以查找资料、翻阅书籍、请教朋友等等。从各种途径获取新养分,填补你的知识盲区,直到你能用大白话把它讲清楚为止。
    如果跳过这一步,就很容易产生“知识幻觉”,以为自己掌握了。正如霍金所说:“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

  4. 复习并简化:进一步理解并简化描述方式
    填补完知识漏洞后,你会对知识有个更全面的理解。把自己新的认知记录下来,然后再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它们。你可以找一个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人,或者找一个小孩,讲给他听,对自己的知识理解程度做一个终极测试。

总的来说,“费曼学习法”的四个步骤很简单,也很容易实践,但要想发挥这套方法的最大效用,你需要精进自己的类比、联想能力,面对庞大复杂的概念,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出来。费曼本人就很擅长这一点,他能用直白浅显的语言解释量子力学等复杂深奥的话题,因此他也被誉为“伟大的讲解员”。

在费曼看来,要想把事物解释清楚,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发现事物的乐趣,这也是费曼的父亲传授给他的智慧。费曼曾经写道:“对我父亲而言,非常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过程,是我们如何发现。”

十步学习法

接下来以一个理科生的经验来解释下这种理论:

  • 第一步,了解全局。

    也就是了解你将要学习的主题及其全局,如果有相关主题的书,你可以大概浏览一下目录,然后看一下其中的介绍性章节就可以了。不用在这一步花费太多时间,毕竟,这一步的目的只是为了对你想学习的主题的相关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

  • 第二步,确定范围。

    也就是明确你到底要学什么。打个比方,在任何项目中,明确项目的范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结果把自己搞得不堪重负。比如,人工智能是一个大的主题,但你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切。
    所以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范围,比如先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再尝试构建一个简单的问题系统。这样就把 AI 这个宏大的主题,具体化了,也更容易上手入门。我们的精力、注意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一次往往只能高效学习一样东西,你可以学完这个主题之后再去攻克别的分支领域。

  • 第三步,定义目标。

    一个明确的、没有歧义的,可量化的目标,有助于我们快速达成效果,也更容易评估。

  • 第四步,寻找资源。

    这一步的关键是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获取更多主题相关的资源,比如书籍、项目文档、源代码,极客时间的课程、电子书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具备该领域经验的同事和朋友列出来,以备不时之用。
    在这一阶段,你不用去考虑这些资源的质量,后面的步骤会有涉及。

  • 第五步,创建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好的计划可以为你指出正确的学习路径,以及路径中那些重要的地标。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比如,你在第四步中收集了很多书籍、专栏等素材,你可以看看那些作者是如何规划自己的整体内容的,他们的目录是怎么展开的。如果有好几位作者都把内容拆分成类似的模块和顺序,那你就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 第六步,筛选资源。

    通过前面两步,你已经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什么顺序学,接下来就需要对你找到的资源进行筛选,挑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几个,来帮助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注意,很多资源的质量并不高,还有很多资源间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是重复的,你需要自己筛选。

  • 第七步,开始学习,浅尝辄耻。

    现在你可以真正开始学习了。在这一步中,你的目标是先获取能够动手实践的信息。比如,对于编程语言或者框架类的技术,能够创建一个“Hello,World!”程序,或者设置自己的开发环境就好,并不用急着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不要急着消化你学习计划中列出的所有资源,学习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

  • 第八步,动手操作,边玩边学。

    大多数人会试图通过读书或观看视频来掌握某个主题,他们会提前吸收很多信息,然后再付诸实践。但边看边实践是更好的做法。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你的大脑会自然地产生各种问题:它是如何工作的?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问题会引导着你走向真正重要的方向,而当你自己找到问题正确答案的时候,你记得的东西会比你光看书要多得多。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新的技术语言,那你可以先试着创建一个小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

  • 第九步,全面掌握,学以致用。

    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不断有问题需要你去解决。这时就需要你利用之前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深入的学习,然后解答这些问题,同时学习新的东西。这时候,阅读书籍、观看视频、与人交流、再次实践都是必要手段。
    带着问题学习,更能让你沉浸在学习材料中,尽可能的汲取知识。另外,记得要把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和之前设定的最终目标关联起来。

  • 第十步,乐为人师,融会贯通。

    要想深入掌握一门学问并融会贯通,学完了并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办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步非常关键,自己学会了,写出来,教会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以为没用,或者太难,就自动忽略了,但这是你最好的学习方法。

工作原则

无论平时学习的,也是有用武之地,工作没地方用到,但能把平常理论学习也是多多少少能用上的,正所谓主观能动性是要靠自己安排的,功不唐捐;

5 个工作原则,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 做事要有始有终:

    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有结果,做成或没做成都要给到对方反馈。再有就是,说过的话不能忘了,要靠谱。
    说话要有数据支持:要有权威或详细的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好还要注明数据的来源,用数据说话。

  • 做决定前要多沟通,多思考:

    仓促做下的决定,事后多半都会后悔,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沟通和思考,获取的信息非常片面,也很难做出正确、客观的决策。同时,在做决定的时候,心态要开放一些,不要害怕推翻自己之前的判断。

  • 持续学习:

    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一定要抽时间看懂、学会,躲是躲不掉的,如果不抓紧学会,这些问题只会一遍又一遍地欺负你。

  • 做事情前,一定要弄清楚优先级:

    把需要做的事情进行等级划分,这样能更有目的性,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生活与工作准则

  • 开会不迟到:

    每次开会最好早到五分钟,静静心,和其他早到的同事闲聊一下,这样就可以心态放松,游刃有余,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会议中去。每次会议一定要有总结,有下一步行动计划,并落实到人。

  • 保持开放思维:

    相信每个人都有智慧,也相信每个人都有盲点,不论是处在什么岗位上。所以要保持思维的开放,请大家直接给反馈意见,不用顾忌我的面子,因为这是为了工作开展得更好,不是为了我个人。

  • 站在公司角度做大决策:

    越是重大的决策,越要坚定地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做思考,坚决摒除个人利益。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错误决策,也能让事业和格局越来越宽阔。

  • 透明沟通、直接沟通:

    将一切沟通都摊在阳光下进行,保持“极度透明”,在沟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程度。这个时候,有冲突是好事情,团队正是需要通过这些冲突将信任延展到更深的层次。

  • 相信专家的力量:

    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更要相信专家的专业性。别人之所以是专家,就是在某一个点上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通过和各种专家沟通,提升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少踩坑,节约时间。

  • 坚持自我成长:

    始终保持空杯心态,相信每日精进,相信认知是能够不断进化的,包括身体和心灵。比如跑步是让自己的肌肉进化,阅读和写作是让自己的思维进化,信仰是让自己对哲学有更深的理解等。

  • 不基于恐惧做决定:

    凡是基于恐惧匆忙做出的决定,基本都是错误的。始终记住这一点,遇到了恐惧,就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详细列出要做出的决定的优缺点,并且和团队成员坦诚沟通,集思广益之后再做决定。遇事不慌哈。

  • 做事情不纠结:

    坚定相信纠结无用,这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决定已经做了,事情已经在开展了,就随它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如果形势往好的方向发展,就想办法乘胜追击,如果形势往坏的方向发展,就痛改前非。

  • 对人不争不急不狠:

    与人相处,不论是对待同事、家人还是朋友,都要温润如玉,不争功,不争荣誉,不气急败坏,不心狠手辣。

  • 对事要争要急要狠:

    对待自己在做的事情,对待公司的事或业,就必须要争第一,要定高目标,执行力要强,说到做到而且分秒必争、提前做到,更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质量问题不留情面。做到这样子,才是对用户最大的爱,对自己和同事最大的爱。

  • 早晨十点之前完成工作:

    几年前看过日本作家高井伸夫写的一本书,书的名字就是这个,从那以后我也把这个作为我工作的原则之一。每天做事情,原则就是要事优先,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先把大石头搬掉,然后是中石头,小石头。

  • 写日记三省吾身:

    坚持写晨间五分钟日记,记录感恩的事情,要做的事情,要反思的事情等。每天花很少的时间,做简要规划和反思,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也能每日精进。

  • 真诚赞美周围的人:

    善于发现周围人的优点,做得好的地方,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点,都要积极地基于具体的事件进行赞美,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也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没有例外。

  • 周末至少工作半天:

    不论是在家还是来公司,每个周末至少要正式工作半天,先做到在时间上的投入。当然,现在公司大小周制度后,这一点比从前做得更好。

  • 每周至少围着其它部门转一圈:

    尤其是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不认识的同学,每周围着公司转一圈,刷刷存在感,一方面让自己对公司有更多的感知,另外也借机会多认识一些同事,有缘在一起工作,是很幸运和幸福的事情。

  • 吃工作餐时尽量约着同事一起:

    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一点好长时间没有做了,不过我是相信聊天就是生产力。尽量防止同事进公司的时候,见过 CTO 一面,离开的公司的时候,再见一面的尴尬情形。

  • 工作日尽量不喝酒:

    这一点在努力做到,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人,还是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因为你不知道第二天会有什么重要的会议,或者重要的客户来。工作日就是要拼命工作,就是要努力创造工作中的价值。

  • 7点半之前起床:

    醒了就起床,不要赖床,可以先坐起来一会儿,然后强制自己开始洗漱,冥想,运动。无论前天睡得再晚,这个规矩都尽量不要打破,这也可以强迫自己早睡觉,少刷手机。

  • 生命在于运动:

    坚持运动,每天至少跑步三公里,五公里最好,周末要跑个至少十公里的长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跑二十公里,保持身体的持续锻炼。

  • 每周读一本书:

    最后一个原则还是和“书”有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论是工具书,还是小说,还是人物传记,开卷有益。平时我们都是在输出,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弥补我们的输入,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打赏
 本文转载自:网络 
所有权利归属于原作者,如文章来源标示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微信13520258486
更多>最近资讯中心
更多>最新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最新信息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13520258486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