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智能制造之路:探索与人才

   日期:2020-08-19     浏览:88    评论:0    

从事工业产业研究多年,无论是走到哪座城市,与企业还是政府部门负责人交流,听他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推动并落实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如何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但在笔者看来,很多地方的推进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存在很多问题。这一度让笔者对如火如荼的智能制造产业转型产生质疑,到底哪儿不对?

这次走进厦门,找到了答案。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位副局长告诉笔者,当下地方政府其实都明白,推进智能制造一定要高度匹配本地区工业发展现状,如工业基础、产业结构、文化背景和企业诉求等,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引导及地方行政力量去推动,一定要掌握方法和切入点,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论,引导智能制造产业转型。

 

不甘于人后的转型意识

 

  说到厦门,很多人会惯性地将其打上旅游城市的标签。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厦门经济结构中,工业产值占比超过40%,而且比重还在不断提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是厦门工业的两大支柱。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更成为厦门智能制造借势发力的技术根基。但从企业规模看,厦门又没有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和软件信息企业,都是以外向型中小企业居多,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企业转型意识非常强烈,有着急迫的转型需求。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位负责人说:“厦门中小企业的进取心非常强,总在担心思想落后于人。他们会频繁参加由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组织举办的各种现场交流会和产业发展论坛,通过现场了解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与行业专家进行思想碰撞,不断反思现有管理和生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工具和方法。”

通过对厦门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其实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于工业2.0阶段,部署了CAX、ERP、MES等业务系统,但工业现场缺乏连接,车间的设备、工艺、订单、产品等数据无法采集,更无法与ERP、MES对接。IT与OT的割裂成为中小企业转型的“中梗阻”。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当大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路上飞奔时,受资金投入限制,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承担打造数据中心、IT运维团队甚至采购正版工业软件的费用,这些成为转型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将大量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需求聚合起来,转化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前行的动力?如何平衡中小企业转型需求与有限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让中小企业能赶上这趟驶向工业智能时代的“未来列车”?这对厦门市政府化解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面对中小企业积极求变、不断进取的转型意识和变革需求,近年来,在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业和信息化局快速行动起来,于2016年成立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以应用需求为切入点,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解决方案设计,孵化发展新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厦门制造企业提供产业转型的思路与方法。

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2018年厦门市政府、华为及中软国际签订合作协议,决定成立“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两年来,通过深度连接厦门地方政府、企业与生态伙伴,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已引进30多家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累计帮助超过400家企业上云,支撑了厦门软件信息业、制造业两大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不断探索中累积经验

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转型意识,更需要政府提供强力的政策支持,并制定匹配本地区智能制造的产业推进模式和总思路。

在与厦门工信局领导沟通中笔者了解到,厦门智能制造的总思路构建在智能制造三大范式基础之上,即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具体落实上,充分结合厦门工业企业特点和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在推进之初,选择模具、注塑、卫浴等定制化需求较为突出的行业进行示范试点。这些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多,面临的痛点高度一致,如技术底子薄、资金投入少、没人才基础等。

因此,厦门智能制造的第一步是,通过推动企业上云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这一过程包括传统企业上云和工业软件上云。那么,是怎么做的?

在具体运营模式上,由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与工业软件厂商进行资源总购买和费用结算,不但工业软件厂商会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政府也会给予大量资金补贴支持,使企业能享受极低的云上工具使用成本。在华为云平台技术支撑下,企业还能在云端实现业务系统集成和数据对接,让数据自由流动、业务更加透明,为进一步深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产业维度讲,这种模式即支撑了厦门本地软件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本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事实表明,厦门推动的企业上云战略非常成功,大量上云企业正在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

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下一步的思路是由下而上深入推进转型。这个由下而上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上云是基础,即避免中小企业过高的IT资金投入,也让企业各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贯通。那么,当数据自由流动的问题解决后,就需要重点思考怎么用好数据,为智能化赋能。二是有了上云基础,接下来将从行业和工艺流程入手,推动模具、注塑、冲压等全产业链企业上云,让产业全流程数据在云平台不断沉淀数据,为全产业智能化打下基础。

在与政府专家沟通中,他们认为,工业软件本质是工业知识的沉淀,是工业经验的软件化。智能制造提出的网络化,本质是“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即将工业知识经验软件化,然后通过工业网络让软件能力流动起来,这也成为当下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当前,厦门正在做的工作有两件,即“用数“和”赋智”。在工业领域,即便是同行业、生产同一产品,其场景需求都会有所差异。要为这些场景构建软件应用,不是说买了就能用,必须进行二次功能开发。笔者走访过很多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很多项目之所以失败,问题大多出在这个环节。

为突破这个产业困境,厦门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推出机器人超市;二是发挥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和开发能力。

海西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园是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于2017年打造的全国首家“机器人超市”,汇聚了厦门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通企业机器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例如,厦门有一家专门做铜质水龙头的企业,以前是通过人工打磨,但由于人员流动大、成本不断攀升,就决定以机器换人,但问题是,由于工艺比较特殊,机器人厂商只提供产品和系统,并不提供针对工艺的软件开发。而机器人超市能为企业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超市进行需求开发对接,解决了机器人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对于同行业场景,虽然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共用部分也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厦门充分发挥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就工业场景中的差异化需求做定制化开发,通过在使用中不断地迭代优化,往往可成为一款通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为行业场景赋能。

例如,华为与合作伙伴开发的工业听诊大师,能通过获取设备运行过程的声音来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做设备预测维护。通过不断的优化迭代,准确性越来越高,就形成一款通用性较高的行业听诊解决方案。

除了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布局,厦门还在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布局,打造云上工厂,让行业通过统一采购、共享产能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目前,云上工厂模式已在厦门的模具行业试点。模具企业是重资产,模具制造往往需要精密的设备、仪器和软件,订单受产业周期影响较大。当订单不足时,会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当订单较多时,产能又跟不上。云上工厂将产能和供应链共享,破除这一问题。当企业订单较多时,可以转移到云上工厂生产,而不会影响订单交付。所有过程都是实时拉通的。

如果总结厦门推进智能制造的经验,可归纳为六个字:上云、用数、赋智。通过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软件上云,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技术底子薄、资金投入少、人才基础差等问题,拉通从研发、运营、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生产要素和全价值链,实现数据的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软件开发能力,针对工业场景做定制化应用开发,打造适用行业的工业应用软件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对厦门而言,转型没有捷径,更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的版本。只能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寻找适合厦门自己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经验,为全面推进厦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以商业化解决人才痛点

在推动企业上云的过程中,总有人问笔者:如果有一天系统建好了,你们的专家却撤走了,那我们怎么办?这的确是当前智能制造转型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方面,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着企业生产力快速提升,每一个人都被不断更新的技术拖拽着前行,企业急缺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工业制造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教育端课程设计与企业需求脱节,大量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因此,要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人才动能不足问题,必须找到方法另辟蹊径。

厦门的思路是,以商业化解决人才匮乏问题。只有将人才定义为商品,根据能力进行评估定价,进而实现价值链的交易,才能形成人才输送产业链。目前依托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与福建国科信息联合打造的产教融合云平台,厦门已经为智能制造产业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估和输送体系。

产教融合云平台的一端连接到企业,包括制造企业、政府和银行等人才需求,结合这些政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画像,另一端与高职高专院校对接,由平台运营方结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规划设计。

对企业而言,为获取对口的专业人才,他们需要为课程改造和教学支付一笔费用。作为产业端,由于掌握了大量学生资源,能承接大量的外包实践工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参与企业外包项目,这种资源的互动也能让课程不断优化。

对学生而言,如果能在大二就接触产业需求,大三就接受外包项目,那么,毕业之后定能更快地适应社会竞争,找到对口工作。在政府方面,只要能让产业人才留在厦门,政府按人数给产业平台一笔费用。

因此,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模式,产教融合平台能够解决制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四大根本问题:第一,供需错位。当前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关键是人才供给不足。第二,区域错位,ICT人才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应用的瓶颈。第三,结构错位,即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工业制造的复合型人才是深化数字化深化应用的关键。第四,能力错位。中层岗位人才极大制约了数字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把人才作为商品进行产业化,才让各方有动力去参与运作,只有让边界越来越宽,围墙越来越矮,才能把低效教育资源盘活,让每一个人在这个技术快速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的工业智能化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流行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有道理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立国之本,强大之基。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以及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企业对既懂工业制造又懂新兴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国内各大城市间的抢人大战也不断上演。在这一过程中,厦门却另辟蹊径,从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为本地企业对接所需人才,其成果和效果也在逐步显现。


  工业智能时代人才之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深入融合,各行各业都在依托新兴技术革新传统业务管理和生产模式,籍此重构产业竞争力。然而,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使得产业人才的培养无法跟上企业发展与应用需求。

  正如厦门工信局一位副局长所说:“新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力,也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被快速更新的技术拖拽着前行,企业急缺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工业制造的复合型人才。而当下产业需求与教育课程之间的脱节,更加剧了产业人才动能不足的问题,政府必须找到应对方法。”

  这次与厦门中小企业沟通中发现,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软件厂商,企业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投入,特别是能将新兴技术与工业应用结合的专业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厦门经济结构以中小企业居多,对外地产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本地高校资源比较薄弱,无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产业人才支撑。

  对于当前产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2018年华为与计世资讯联合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中有过总结,即人才的四大错位正在制约产业生态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供需错位、区域错位、结构错位和梯队错位。

  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科科技”)总经理杨景学对此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即高校课程与产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的内容难以致用,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变化的应用需求;不同地区高校资源与经济基础的不均衡,又进一步导致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形成数字化人才洼地。针对这样一种现状,他认为要培养更多满足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依托专业的产教融合平台,推动产业人才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政府-院校-企业共建产业人才生态

  2017年,关于产教融合的推进意见就陆续出现在国务院、发改委、教育部的各种文件中,对于产业人才的培养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支撑福建产业人才培养建设,2018年底福建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作为福建产教融合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企业,国科科技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融合多方面的能力和资源,开创“产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国科科技对于产教融合的理解和践行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主要关注“产”和“教”两端,对应的两个主体是产业和学校,因为产教两侧的业务主体和运行体制不同,因而影响了落地成效。但在国科科技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中,更关注“融合”的运营和落地。为了更好实现两侧融合,国科科技将自己定义为“融合”的运营商,一方面深度参与产业服务,了解产业需求,总结产业需求;另一方面深度参与教学服务,了解学校的教学体系;然后结合两侧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落地运营方案主导融合的落地,从而保证产教融合的落地成效。

  总部位于厦门的国科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厦门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作为IT领域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者,国科科技通过梳理IT领域产业端的知识体系,联合地方院校,建立产业服务与教育协同通道,培育人才资源池,为地方产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项目服务。

  2016年,国科科技成为华为在福建的授权认证培训合作伙伴,并在当年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共建首所「华为ICT学院」。目前在福建落地的「华为ICT学院」数量已达到6所,内容覆盖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2020年,在厦门市政府支持下,国科科技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华为的技术力量,对接厦门高校资源和产业需求,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与输送闭环,为厦门注入匹配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驱动力。

  在国科科技最近针对厦门产业人才需求做的调查分析显示,厦门企业对产业人才的需求,现有缺口已经达到3万人。除制造企业对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外,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的开发人才需求也呈现井喷式现象。

  为补充厦门不断扩大的产业人才缺口,国科科技基于自身业务特点,将产业侧的华为产业、合作伙伴、优秀学员等组成本地产业技术联盟,向院校输入产业实践经验和人才需求,梳理标准化体系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新增和优化。同时,接收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数据,形成人才画像,向产业侧输送人才,最大程度提升“从产业侧技术向教育侧输入,到教育侧人才向产业侧输出”的速度,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侧人才需求的匹配度的具象化与可度量性。

  目前,仅福建与国科科技达成合作的院系就超过50家,年覆盖学生数量超过1万人,可用于灵活调用的工程师超过4000人,对接的企业超过200家。


  国科科技董事长韦浩阳说:“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就是开发课程,老师非常懂专业知识课程化;企业非常懂工程所需要的内容。国科科技自己开发了平台,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让企业端用学生的时候,能看得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项目能力。企业释放出项目,给学校作为横向课题,学校释放学生资源,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里面,粘性逐步形成。”

  值得强调的是,国科科技之所以能在厦门快速形成产教融合平台生态,一方面离不开厦门产业转型升级对各种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厦门政府以及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产业服务支撑。

  国科科技在厦门与华为合作共建了两个基地,分别是华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基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心基地。两大基地共计2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都是政府免费提供。对于落地厦门的高层次人才,政府还给予住房、退税、购房等补贴。为了加速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在厦门落地,政府人员积极参加国科科技举办的各种产教融合研讨会,以进一步推动并深化本地高校与国科科技的合作。

  在具体落实层面,国科科技总经理杨景学特别提到华为(厦门)创新中心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平台发展初期,由于公司品牌价值小,只能依托华为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在产教融合生态构建过程中,面对产业端不同层次的产业人才需求,华为不仅提供丰富的技术课程体系和培训资源,还将华为的合作伙伴开放出来,让国科科技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向院校输入产业实践经验和人才需求,梳理标准化体系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新增和优化,为产业端人才需求做精准匹配。

  在向合作院校输入新的课程体系后,国科科技还会将学生的学业状态进行定期测试与能力评估,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产业人才输送。目前合作的大多是三年制的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大一的职业规划、大二的理论与应用课程实践后,大三时工程师带着学生做产业端的外包项目。在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对接产业端项目需求,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更加适应产业端的人才需求。

  对于与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的下一步合作计划,杨景学表示,希望能依托创新中心将厦门周边城市的人才聚集起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广、随取随用的产教融合“人才云”。目前,双方已就此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依托华为云WeLink平台生态,竭力创造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华为云领域的精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为自主工业护航

  在厦门政府推进智能制造产业转型的思维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目标:即通过政策加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扶持力度,依托华为作为智能制造产业“黑土地”的产业定位,以华为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的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打造的“两朵云”,以引导企业上云积极培植壮大本地工业软件产业生态,走出一条自主工业软件产业探索与发展之路。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涵盖产品研发设计、业务管理、生产调度和工业工程控制等,是工业技术、工艺经验、制造知识和方法的数字化和软件化。然而,近年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不断遭遇发达工业软件国家的打压甚至禁用,使中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为护航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自主工业软件势在必行。


  推动企业上云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工业软件的使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工业软件云化,让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迭代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工业软件服务能力,实现在某一领域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比如卡伦特,这是一家厦门本地的CAD软件企业,其内核是自主研发。企业通过将CAD产品云化,以云端协同CAD设计平台服务于广大企业,在厦门中小企业中已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

  在笔者看来,厦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思路。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厦门依托华为DevCloud创新中心的“智能制造云”和“软件开发云”,推动制造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上云,实现制造企业需求与厂商软件服务能力的云端对接,在此过程中不断培植壮大厦门自主工业软件产业生态。

  在人才培养方向,为支撑企业上云、用数和赋智过程对产业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依托华为DevCloud创新中心与国科科技合作,充分结合双方在ICT产业、教育运营领域的优势,在政府产教融合政策的支撑下,与高校、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实现“从产业侧技术向教育侧输入、到教育侧人才向产业侧输出”的人才培养生态链闭环。

  笔者去过很多城市,走进过很多企业,与各地政府相关人员进行过交流。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路上,各个城市拥有的教育资源、工业基础以及转型思路各不相同,但对人才的渴求却显示出高度一致。尽管厦门工业基础不强,教育资源比较薄弱,不具备强势的产业人才吸引力,但是,厦门坚持探索适合自己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之路,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展现出后发先至的竞争优势。厦门的产业未来可期,厦门的智能制造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打赏
 本文转载自:网络 
所有权利归属于原作者,如文章来源标示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微信13520258486
更多>最近资讯中心
更多>最新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最新信息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13520258486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