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若干个非汽车企业将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
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目前已经有一批非汽车企业在申请资质,正在组织有关的专家在做评审。这项工作是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两家在负责,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资质许可范围里。
对于非生产汽车的企业能不能生产电动车的问题,因为现在实行的电动车的基本准入条件就是现在要有汽车生产资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符合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符合达到汽车生产的准入条件,就逐步地能够成为生产汽车的企业。
今年6月,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该政策自2015年7月10日起实施。
到底哪些公司对电动汽车生产资质感兴趣?
7月1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咨询研讨会“,对其出台的政策背景、目的、内容等进行宣贯和解读,同时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投资主体基本条件和建设内容的评价方法、规范、检测标准和要求进行咨询和研讨。大约90家不同类型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参与了此次会议,《电动汽车时代》整理分析如下:
第一类:现有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车企包括:北汽、江淮、奇瑞、长安、广汽、比亚迪、华晨、江铃、广汽、福汽、金龙、吉利、五菱、东风柳汽、天汽美亚、陕汽通家、重庆小康、力帆等公司。合资公司包括:上汽通用、东风裕隆、东风雷诺、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戴姆勒等公司。另外,还有福特中国、大众中国、宝马中国、雷诺、捷豹路虎等跨国公司中国总部。
第二类:地方政府。包括江苏省、盐城市、河南济源市等省市的相关政府部门。
第三类:专业的汽车设计研发公司和高校的汽车研究机构。包括:长城华冠、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以及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
第四类:跟汽车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电装中国、大陆汽车、联合汽车电子、麦格纳斯太尔、富士康科技、采埃孚、微宏动力、多氟多、松下电器、东芝中国、安川電機株式会社、上海大郡动力、宁波杉杉。在这一类公司中,还看到了在资本市场大名鼎鼎的汉能控股。
第五类:互联网公司。包括蔚来汽车、乐视汽车、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博泰集团等公司。
第六类:低速和微型电动汽车企业。包括:时风集团、陆地方舟、山东唐骏、河南速达、河北御捷、新大洋、康迪等公司。此外,还有数十家各地不知名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以及低速电动车企业。
从以上名单不难看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引起了多方关注,《电动汽车时代》认为,除了第一类整车企业和第四类中的一些跨国零部件供应商以外,其余的几类公司都对获得电动汽车生产资质抱有浓厚的兴趣。
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暴增3.1倍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13万辆,暴增3.1倍。同时长安逸动EV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居然暴增1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1.53万辆,环比上涨38%,同比上涨39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6044辆,环比下降13%,同比上涨193%。
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中,比亚迪凭借多款车型依旧占据销量第一的位置,10月销量达5774辆,环比上涨0.23%,唐和秦的贡献量最大;吉利康迪则凭借微型纯电动熊猫车型继续保持第二的优势,10月销量达4581辆,环比上涨39%;北汽的纯电动车市场表现较为平稳,10月销量为2346辆,环比上涨8.7%;众泰10月销售2340辆,环比上涨167%;知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10月销售2315辆,环比上涨18.5%。江淮10月销售1401辆,位列第六;奇瑞则以1240辆的销量成绩紧随其后,环比上涨7.8%;长安在10月终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销量达1170辆,环比暴涨1700%;
同样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还有江铃电动车,10月销量首次破千,环比上涨25%;上汽荣威下滑幅度较大,10月仅售出了389辆,环比下降81.4%。腾势、东风日产晨风、宝马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速依旧较慢。
国内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近期由能源局完成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按照一辆车对应1个慢充、0.2个快充计算,预计到2020年将会催生500万个慢充和100万个快充的市场需要。
各主要城市分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