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法
- 原理
- 模版
- 实践
原理
二分法:相较于顺序查找,二分法查找的不是单个元素,而是一个范围。利用数据中的规律不断的将搜索范围减半。
比如,猜数字游戏。
朋友让您在心目中想一个 1 − 1000 1-1000 1−1000 的数字,而后您问朋友问题,对方回答:
- Yes
- No
您最多也只要用 10 10 10 次一定能够猜出他心目中想的数字。
第一次只要问朋友是否小于 500 500 500,如果TA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说明数字在 1 − 499 1-499 1−499 里面,第二次折半问TA这个问题即可。
类似地,如果TA的回答是否定的,说明对方心目中的数字是在 500 − 1000 500-1000 500−1000 之间,第二次往大了折半问即可。而后您不断缩小范围,每次减少一半,这样问 10 10 10 次即可,因为 2 2 2 的十次方等于 1024 1024 1024,大于 1000 1000 1000。
这就是二分查找。
但是,二分查找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数据事先要排序,而排序是有成本的。相比查找,排序的速度要慢得多。因此,是否应该对数据先花点时间进行一次排序,则要看具体应用的情况而定。
-
如果只对数据进行一次查找,为此事先进行排序显然就不合算了,只有当查找的次数足够多,通过次数抵消掉它的边际成本,为此花一些时间排序才合算。当然,这个场景有一个前提,就是数据是静态的,比如大学的数据库在进行学籍管理时,每一个年级新生入校后,人员是稳定的,对他们按照学号进行一次排序就有意义。再比如,对于历史数据,比如公司的营收,一旦形成,就是事实,不能修改的,这样做也有意义。
-
在大部分现实生活的应用中,数据总是在变化的,比如一个公司的员工,每个月有新的进来,老的离开。再比如一个人开车时,位置是不断变动的,周围加油站离他的距离也是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找一个目标是否要对所有的目标先排序,就值得商榷了。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办法做到利用原来数据有序的特点,动态调整新数据的,让每次排序所做的工作不要太多,需要使用一种叫“堆”的数据结构。
模版
int binary_search(int key, int *arr, int len){
// 边界判断,防止翻车
if(len <= 0)
return -1;
int low = 0; // 指向 arr 第一个元素,可改为 size_t 类型
int high = len-1; // 指向 arr 最后一个元素,可改为 size_t 类型
while(low <= high){
int mid = (low + high) / 2;
// 防止 low + high 溢出的写法,可以换一种写法:生成 low ~ high 之间的数公式 : (high-low+1)+low
// 改成这样:mid = low + (high - low + 1) / 2;
// 主流编译器都会将 /2 转换成位运算 >>1,这是编译器内部的优化。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手动去做这一步优化,写代码的时候还是写 /2。
// 毕竟,还会产生运算符优先级问题、可读性也会差点。
if(key < arr[mid]) // 小则去前半部分继续查找
high = mid - 1;
else if(key > arr[mid]) // 大则去后半部分继续查找.
low = mid + 1;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1;
}
- 初始条件: l o w = 0 , h i g h = a r r . l e n g t h − 1 low = 0,~high=arr.length-1 low=0, high=arr.length−1
- 终止条件: l o w > h i g h low>high low>high
- 向左查找: h i g h = m i d − 1 high=mid-1 high=mid−1
- 向右查找: l o w = m i d + 1 low=mid+1 low=mid+1
一般我们操作数组,也是左闭右开区间。
for( int i = 0; i < len; i++ )
do sth...
因为,左闭右开用来表达各种操作和算法的边界会简洁清晰很多
S T L STL STL 中所有算法的处理多是左闭右开区间 [ b e g i n , e n d ) [begin, end) [begin,end)。
除了代码风格外,一般是算法方面的原因。
分治算法,如果一个左闭右开区间 [ x , y ) [x,y) [x,y),子区间可以分解为 [ x , y 0 ) , [ y 0 , y 1 ) , [ y 1 , y 2 ) . . . [ y n , y ) [x,y0),~[y0,y1),~[y1,y2)~...~[yn,y) [x,y0), [y0,y1), [y1,y2) ... [yn,y),父子同构,天然适合分治实现。
在整数范围内,如果非要写为左闭右闭区间,也是可以的。 [ x , y ] [x,y] [x,y] 分解的子区间为 [ x , y 0 − 1 ] , [ y 0 , y 1 − 1 ] , [ y 1 , y 2 − 1 ] . . . [ y n , y ] [x,y0-1],~[y0,y1-1],~[y1,y2-1]~...~[yn,y] [x,y0−1], [y0,y1−1], [y1,y2−1] ... [yn,y]。
但是无论怎么分,总有一个区间和其他不同,划分偏左或偏右一个元素,划分是不整齐的。要打各种边界处理补丁来弥补。
所以,二分查找还有另外一个变种,用左闭右开的区间来实现。
- 初始条件: l o w = 0 , h i g h = a r r . l e n g t h low = 0,~high=arr.length low=0, high=arr.length
- 终止条件: l o w = = h i g h low==high low==high
- 向左查找: h i g h = m i d high=mid high=mid
- 向右查找: l o w = m i d + 1 low=mid+1 low=mid+1
只有加一,没有减一。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typename T>
int binary_search_array(const T& key, const T arr[], int N) {
if (N <= 0)
return -1;
int low = 0;
int high = N;
while (low < high) {
int mid = low + (high - low + 1) / 2;
if (key < arr[mid]) // 小则去前半部分继续查找.
high = mid;
else if (key > arr[mid]) // 大则去后半部分继续查找.
low = mid + 1;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a[5] = {1, 2, 3, 4, 5};
cout << binary_search_array(2, a, 5) << endl;
return 0;
}
如果是算法,通常左闭右开都是用迭代器来实现:
// 使用迭代器, 描述更清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iterator>
bool binary_search_iterator(const T& key, iterator L, iterator H) {
while (L < H) {
iterator M = L + (H - L + 1) / 2;
if (key < *M) // 小则去前半部分继续查找.
H = M;
else if (*M < key) // 大则去后半部分继续查找.
L = M + 1;
els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vector<int> v = {1, 2, 3, 4, 5};
cout << binary_search_iterator(2, v.begin(), v.end()) << endl;
return 0;
}
二分查找还有可能查找到多个 key,但题目只要其中一个:
- 第一个值等于 key 的索引
// 查找第一个值等于 key 的索引
int first_equals(int key, int* arr, int N) {
int l = 0, r = N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 不加 1(上取整变成下取整),如果加 1 会死锁(一直循环)
// 下取整找不到右边界,上取整找不到左边界,所以如果是查找左边界就是下取整,查找右边界就是上取整
if (arr[mid] < key)
l = mid + 1;
else
r = mid;
}
if (arr[l] == key && (l == 0 || arr[l - 1] < key))
// 结尾做一下处理:第一个值
return l;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v[] = {1, 2, 2, 4, 5};
cout << first_equals(2, v, 5) << endl;
return 0;
}
- 最后一个值等于 key 的索引
// 查找最后一个值等于 key 的索引
int last_equals(int key, int* arr, int N) {
int l = 0, r = N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1) / 2;
if (arr[mid] > key)
r = mid - 1;
else
l = mid;
}
if (arr[l] == key && (l == N - 1 || arr[l + 1] > key))
// 结尾做一下处理:最后一个值
return l;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v[] = {1, 2, 2, 4, 5};
cout << last_equals(2, v, 5) << endl;
return 0;
}
- 第一个大于等于 key 的索引
// 查找第一个大于等于 key 的索引
int first_large_or_equals(int key, int* arr, int N) {
int l = 0, r = N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 不加 1(上取整变成下取整),如果加 1 会死锁(一直循环)
// 下取整找不到右边界,上取整找不到左边界,所以如果是查找左边界就是下取整,查找右边界就是上取整
if (arr[mid] < key)
l = mid + 1;
else
r = mid;
}
if (arr[l] >= key && (l == 0 || arr[l - 1] < key))
// 结尾做一下处理:第一个>=
return l;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v[] = {1, 2, 2, 4, 5};
cout << first_large_or_equals(2, v, 5) << endl;
return 0;
}
- 最后一个小于等于 key 的索引
// 查找最后一个小于等于 key 的索引
int last_less_or_equals(int key, int* arr, int N) {
int l = 0, r = N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1) / 2;
if (arr[mid] > key)
r = mid - 1;
else
l = mid;
}
if (arr[l] <= key && (l == N - 1 || arr[l + 1] > key))
// 结尾做一下处理: 最后一个<=
return l;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v[] = {1, 2, 2, 4, 5};
cout << last_less_or_equals(2, v, 5) << endl;
return 0;
}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采用左闭右开到区间:while(left < high)
。
实践
Leetcode
上的二分法解决的问题类型,大概有三种:
- 在数组中查找符合条件的元素的索引
问题 | 思路 |
---|---|
704. 二分查找 | 考察二分查找 |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 |
33. 搜索旋转排序数组 | |
81. 搜索旋转排序数组 II | |
153.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 |
154. 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II | |
300. 最长上升子序列 | |
275. H指数 II | |
1095. 山脉数组中查找目标值 | |
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
- 在一个有上下界的区间里搜索一个整数
题目 | 思路 |
---|---|
69. 平方根 | |
287. 寻找重复数 | |
374. 猜数字大小 |
- 判别条件是一个函数
题目 | 思路 |
---|---|
278. 第一个错误的版本 | |
410. 分割数组的最大值 | |
658. 找到 K 个最接近的元素 | |
875. 爱吃香蕉的珂珂 | |
1300. 转变数组后最接近目标值的数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