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试题目自整理
说复试题目过于牵强,只是自己整理的一些知识点而已,为了便于理解和背诵,有些部分定义和说明尽量简明扼要,如有错误请多多指教!(不可转载)
(补充)解释DHCP协议。
DHCP:就是将为新加入计算机网络的主机自动配置IP地址,这样一台主机就可以即插即用,而不需要人工配置IP地址。
1.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工:又称为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例: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半双工:又称为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受)
全双工:又称为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
单工只要一条信道,而半双工和全双工需都需要两条信道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1.数据通信
计算机互联之后,就可以互相传递数据,进行通信。
2.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计算机大范围联网后,资源子网中各主机的资源原理上都可以共享,可突破地域的限制。可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
3.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都是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如果有部件或少量计算机发生故障,由于相同的资源可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这样,网络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由来访问这些资源,不影响用户对同类资源的访问。
4.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
在获得数据和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地方设置计算机,把数据处理的功能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可利用网络环境来实现分布处理和建立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计网在工作方式上可分为?
资源子网: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可以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构成。主要任务是提供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子网:由大量的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构成,视为资源子网提供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4.计网按分布范围可分为?
广域网:主要是用于提供长距离通信,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
城域网:大多再用以太网技术,覆盖范围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局域网:覆盖范围为几十米到几千米。
个人区域网:就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设备用无线连接起来的网络覆盖范围10米左右。
5.计网按拓扑结构可分为?
总线型:用单根传输线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优点是简单,增删结点方便;缺点是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对故障敏感)
星型:每个计算机都已单独的线路与中央设备连接。(优点是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缺点是成本高,中心节点对故障敏感)
环形: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成一个环,可以使单环,也可以是双环,环中信号单向传输。
网状型: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优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控制复杂,成本高)
6.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电路交换:通信双方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进行数据传输,分为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断开连接三个阶段
优点:传输时延小,实时性强,不存在失序问题,
缺点:信道利用率低,无法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在交换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优点: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可随时发送报文;
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提供多目标服务(同一个报文可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信道利用率高
缺点:存在转发时延,实时性差;成本高 节点需要有较大的缓冲区
分组交换:将长报文分成若干固定大小的小分组,每个小分组都带有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用存储转发方式将其逐个发送出去
优点:需要的缓冲区更小,简化了存储管理,可靠性高
缺点:存储转发需要排队增加了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增加了开销,还需要专门的控制和管理机制
7.计网的性能指标?
速率:传送数据的速率
带宽:表示信道传送数据的能力
时延:数据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要的总时间,分为发送时延,传输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用一个管道来表示链路,长度为数据的传输时延,横截面积为链路的带宽,实验贷款及表示管道能够容纳的数据量。
往返时间: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8.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答: C/S分为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
客户:必须知道服务器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可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的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的地址,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
P2P不区分,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同时工作,其实是特殊的C/S
9.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语法:规定了传输数据的格式
语义:规定了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规定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顺序等,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0.协议,服务,接口?
接口:是相邻两层进行信息交换的连接点。
协议与服务的区别与联系。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服务是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10.层次结构的特点?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使实现和维护变得简单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每一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都已经有了精确地说明
11.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数据链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应用层 定义的是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报文)
运输层 运输层的任务是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所谓“通用”就是不同的应用层进程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运输层可以将收到的信息分别正确的交付给不同的应用层进程。也就是复用和分用功能)
(主要使用:TCP: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是报文段
UDP:无连接的,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运输层提供的服务:复用,分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TCP面向连接可靠地通信服务和UDP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通信服务.
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为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报文段封装成分组,数据报封装成包);
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上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物理层 物理层考虑的时怎么样透明地传送比特流。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有关的一些特性。(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11.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会话层:负责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
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层,物理层
12.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IP,网络接口层
13.TCP/IP与OSI的比较
相同点:
(1)它们两者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
(2)都是基于独立栈的概念;
(3)都能够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不同点:
(1)OSI模型的最大贡献是精确定义了三个概念;协议,服务,接口。这与当代面向对象涉及思想相吻合;
(2)OSI模型产生于协议之前,不偏向任何一种协议,通用性很好。而TCP/IP模型产生于协议之后,是对现有协议的描述。
(3)OSI模型的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在运输层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TCP/IP模型认为可靠通信是端到端的问题,它在网际层只支持无连接的通信,但是在运输层支持面向连接的无连接的服务。
14.名词解释PDU,SDU,SAP
PDU:协议数据单元
SDU:服务数据单元
SAP: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15.物理层特性?
机械特性:指明接线器所用的尺寸和大小,引脚数目和排列等等。
电气特性:指明电缆的各条线上所出现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的某一电平下电压的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各种可能事件发生的顺序。
16.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源系统(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器:远点发送的数据需要经过发送器编码之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传输)
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复杂的网络系统
目的系统(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发送过来的信号,并转换成能够被目的设备识别的信息,终点:从接收器中获取数据)
17.信号的分类
模拟信号:信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信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是不连续变化的信号
18.调制的分类
基带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归零制,不归零制,曼彻斯特编码(同步能力),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带通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调幅,调频,调相)
19.常用的编码方式
归零制:用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每个时钟周期都需要归零。
不归零制:不用归零。难以同步信号。
曼彻斯特编码(同步能力):将一个码元分成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前一个电平为高电平,后一个电平为低电平表示1,0与此相反。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一个码元的前半部分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部分电平相同为1,0与此相反。可以实现自同步。
2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引导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非引导型:无线电,大气。
21.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频分: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会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波分: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带,采用不同的码型
22.频分复用如何避免各路信号间的干扰
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也就是保护频带,即插入一些 空白的频段 ),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
23.物理层设备有哪些?作用是啥?
中继器:信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输之后,因为某些原因会造成信号的衰减和失真,中继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信号整形放大再转发出去。它的工作原理是信号再生,而不是简单的将衰减的信号放大
集线器:实质上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
放大器与中继器的区别:放大器和中继器都起放大作用,只不过放大器放大的是模拟信号,原理是将衰减的信号放大;中继器放大的是数字信号,原理是信号再生。
24.什么是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
同步通信的通信双方必须先建立同步,即双方的通信始终要调整到同一个频率。双方不停的发送和接受连续的同步比特流。
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发送数据,但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受的准备。所以必须在字符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加上标识符。
25.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的区别与意义?
奈氏准则指出,码元传输的速率是受限的,不能任意提高,否则在接收端就无法正常判断码元所携带的信息。
香农定理给出了信息传送速率的极限,若想提高信息传送速率,必须提高带宽,或者提高所传信号的信噪比。
26.宽带接入技术有哪些?ADSL技术、HFC技术以及FTTx技术
1.A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2.HFC网是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宽带接入网,最大的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
3.FTTx光纤接入技术可提供最好的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
27.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封装成帧:对一段数据的前后添加首部和尾部,进行帧定界,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实现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透明传输:对于任何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没有差错的通过数据链路层。通过字符填充来实现(防止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相混淆)
差错控制:采用循环冗余检测CRC技术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只能实现无差错接收)(FCS帧检验序列)(防止出差错的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资源)
28.端到端通信与点到点通信之间的区别
点对点通信是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是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是指硬件地址或IP地址,网络中通信的主机是通过硬件地址或IP地址标识的。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端到端通信是建立在点对点的基础上的,是运输层提供的,指运行在不同主机之间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来标识。
29.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
- 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不纠错;不使用序号也不进行流量控制;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全双工链路
- 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定界符,且在同步传输时,采用0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的标准默认值
在TCP/IP协议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PPP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
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出现帧错误时,只将其丢弃;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判断是否完全到达
30.PPP协议的组成?
(1)将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链路控制协议LCP
(3)网络控制协议NCP
31.PPP与HDLC不同点?
我没看这个
32.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
基带传输:为加调试的原始信号的传输。
频带传输:将数字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器进行调制之后,成为数字频带信号进行传输,这种方式就是频带传输。
宽带传输:是多个频带混合在一条“大马路”上的传输,多频复用在一带上。
33.什么是MTU?作用是什么?
MTU:最大传输单元,是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部分的长度。规定最小值为64,最大值为1500.
在局域网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计算机都连在一条总线上,通过总线这条信道来共享数据,但是有个很致命的问题时,就是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台主机发送数据,其他主机要是发送了数据,就会在总线上的某处发生碰撞,信号(即数据)就会因为叠加而失真,当发生碰撞后的信号在传输到接收方,就会被适配器(即网卡)检测出信号电压不正常,然后发出碰撞信号,让发送方停止发送数据并重新发送数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诞生了 CSMA/CD 协议(中文名叫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当然,它还有一个更为出名的名字,以太网协议。以太网不是网络,只是局域网中的一种协议,其他协议还有令牌环网技术、ATM 网技术、帧中继技术等
CSMA/CD 解决了碰撞问题,通过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 解决了发生碰撞后的重传问题
就可以讲 MTU 的大小设定了 太长了肯定不行,连在一条主线上的所有主机地位平等,MTU 要是设定太大了,就会有一台主机占用资源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不公平的现象, 那把 MTU 设定小一点呢,结合我们之前讲的碰撞和检测碰撞机制,如果一个主机 A 发送的数据很小,在它发送数据完后,数据在总线之间传输的这段时间内,总线上连接的另一台主机 B 检测信道(总线)是空闲的,那它是可以判定自己是可以发送数据的,然后它就发了,信号在总线的某一处发生碰撞,然后信号失真,然后被主机 B 的适配器检测出问题,适配器发送碰撞信号,问题就出在这了,当发送的数据长度大于一定值时,主机 A 的数据还没发送完前就能收到这个碰撞信号,顺利的中断发送并重传,要是发送的数据很小,在碰撞信号被 A 收到前,数据就发送完了,那 A 就不知道发生了碰撞,那也就不会重传数据 所以 MTU 的必须有一个最小值,这个数值就是64字节。最大值1500字节应该是兼顾了数据发送的效率和在网络中转发的速度得出的。
34.局域网的特点和优点?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被一个单位所拥有,其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都是有限的。
优点:
1.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全网
2.便于系统的扩展和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和改变。
3.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35.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实现数据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的转换
适配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36.什么技术实现共享信道?
静态划分信道:(复用技术)
多点接入:
随机接入:所用用户可以随时发送信息,共享媒体上可能会产生碰撞,必须要有解决碰撞的网络协议
受控接入:用户不能随机的发送信息必须服从一定的规则
37.CSMA/CD协议要点
多点接入:说明是总线型网络。
载波监听:发送前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碰撞检测:在发送信号的过程中不停地监听信道。
工作流程:P90“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38.CSMA/CD工作流程
(1)准备发送: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但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检测信道。
(2)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应该不停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若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信道保持空闲,就发送这个帧。
(3)在发送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检测信道,网络适配器需要便发送边监听,会出现两种情况
(1)发送成功,在争用期内一直未检测到碰撞,这个帧肯定可以发送成功。
(2)发送失败,在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这是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按规定发送人为干扰信号,适配器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后,继续检测信道等待发送,若重传16次没有发送成功,就停止方并报错。
39.扩展以太网
物理层(集线器:多端口的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
40.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答: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它仅简单地转发信号,没有过滤能力。
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视为多端口网桥
41.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是一种多接口的网桥
接口处还有存储器,可以在繁忙时把帧进行缓存
是一种即插即用的设备,内部的帧交换表具有自学习功能(生成树协议STP:)
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
42.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1.网络互连:路由器可以连通不同的网络,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2.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分组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其传送到目的站点。
43.路由器的原理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一个分组,选择合适的路径将其转发给目的主机。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由数据报的首部,获得目的IP地址,根据分组转发算法选择合适的下一跳地址,找到之后,就添加首部和尾部组成数据帧,发送给数据链路层。
44.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1)工作层次不同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2)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
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同网络的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件自带的,而且已经固化到了网卡中去,一般来说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
45.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 “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
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建立连接,即向上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可靠通信有用户主机来实现。
优点:使网络造价大大降低,运行方式灵活,可以适应多种应用。
46.名词解释
IP协议:实现异构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47.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IP地址:给网络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
分为A B C D 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
特点: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无论是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3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1.1 IP地址
IP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
IP地址称为逻辑地址,是因为IP地址是用软件实现的。
IP地址是网络层及其以上各层(包括运输层、应用层等)使用的地址。
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
1.2 硬件地址
硬件地址是一种物理地址。
硬件地址称为物理地址,是因为硬件地址是用硬件实现的。
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
硬件地址放在MAC帧的首部。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能够使我们在互联网上很方便的进行寻址。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当IP数据报被装入MAC帧中之后,整个IP数据报就成为MAC帧的数据,在数据链路层看不到IP地址
48.ARP协议工作方式
若是A向B发送数据报,先在其ARP高速缓冲中查找B的IP地址。
若是找到,则查出对应的硬件地址,把这个硬件地址写入MAC帧,通过局域网把该MAC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若是没有找到B,A自动运行ARP,按以下步骤找出B的硬件地址:
(1).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包含自己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和B的IP地址。
(2).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
(3).主机B的IP地址与要查询的一致时,收下这个请求分组,并向A发送ARP响应分组。其他主机不理睬。
(4).主机A收到B的相应分组,在其ARP缓存中写入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为了减少网络通信量,B收到ARP请求分组时,把A的这一地址映射写入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下次B向A发送数据报就很方便了。
49.分组转发算法
1.从IP数据报中提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并得出他的网络地址
2.如果该网络地址与路由器直接相连,就进行直接交付,不需要经过其他的路由器;否则
3.如果路由表中含有目的主机对应IP地址的特定主机路由,就将数据报交付给路由表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
4.如果路由表中含有到达网络地址的路由,就将数据报交付给下一跳路由器,否则
5.如果路由表中含有默认路由,就交给默认的默认路由器,否则
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50.为什么要划分子网?
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候很低;
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
给每个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大造成网络性能变坏
51.子网掩码的作用?
1.将一个大的物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子网络,对外依然表现为一个完整的网络,提高网络应用的效率
2.通过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用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不管网络有没有划分子网,通过子网掩码和IP地址逐位相与就可以得出网络号。
52.分两种情况(使用子网掩码和使用CIDR)写出因特网的IP层查找路由的算法。
子网掩码:
(1) 从收到的分组的首部提取目的 IP 地址 D。
(2) 先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 D 逐位相“与”,看是否和相邻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将分组直接交付。
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的子网掩码和 D 逐位相“与”,若其结果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将分组传送
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使用CIDR查找路由的算法:
(1)从ISP收到的数据报中提取目的IP地址D;
(2)把D分别和ISP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已有的各项的掩码逐位相“与”,将所得的逐位AND操作的结果按顺序写出;
(3)根据最长前缀匹配的原理选择目的网络,把收到的数据报转发到所选择的匹配的目的网络,即选择匹配地址中更具体的一个。
53.无分类编址CIDR的特点
消除了划分子网的概念,使IP地址由三级编址变为无分类的二级编址
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快”只要知道地址块中任何一个地址,就可以知道这个地址的起始地址和最终地址
路由聚合:由于CIDR中有多个地址块,所以在路由表中就按照CIDR地址块来查找目的网络,这种地址的聚合称为路由聚合,有利于减少路由器之间路由选择信息的交换,从而提高整个互联网的性能。
使用CIDR还可以更加有效的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
54.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目的: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或者提交有关异常的报告,不是高层协议,而是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55.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他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而引起重复和多余。因此,这样做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
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
56.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
答:纠错控制由上层(传输层)执行 IP首部中的源站地址也可能出错请错误的源地址重传数据报是没有意义的 不采用CRC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
57.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58.IP数据报在网络中为什么要分片和重组
根据网络使用技术的不同,每种网络都规定了一个帧最多能够携带的数据量,这一限制称为最大传输单元(MTU)。由于不同网络的MTU不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P互联网采用分片与重组技术。当一个数据报的尺寸大于将发往网络的MTU值时,路由器会将IP数据报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称为分片,然后再将每片独立地进行发送。并在目标系统中进行重组
一、什么是IP分片?
IP协议在传输数据包时会将数据报文分成若干片进行传输,并在目标系统中进行重组。这以过程就成为分片。
二、为什么要进行IP分片
如果IP数据报加上数据帧头部后大于MTU,数据报文就会分成若干片进行传输。
59.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有两大类:
内部网关协议(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RIP OSPF
外部网关协议:BGP
60. IGP和EG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IGP:内部网关协议,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力求最佳路由,只关心本自治系统内如何传送数据报,与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使用什么协议无关。
EGP:外部网关协议,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使用的路由协议,不关心AS内部使用何种协议;力求较好路由(不兜圈子),EGP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政策,需要多条路由。代价费用方面可能可达性更重要。
注:IGP主要考虑AS内部如何高效地工作,绝大多数情况找到最佳路由,对费用和代价的有多种解释。
61.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收敛: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结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选择信息的过程。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特点:
优点:简单,开销小
缺点:当链路发生故障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信息传送给所有路由器。(收敛速度慢)
OSPF: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协议
特点:(1)允许管理员给每条路径指派不同的代价;(2)如果到一个目的网络有多条相同代价的路径,那么可以分头行动即在两个网络中使用多条路由。RIP只能找到到某个目的网络的一条最短路径。(3)支持子网划分和无分类编制CIDR。
优点:收敛速度快
缺点:
BGP:是一种路径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特点:是要找到一条到达目的网络的比较好的路由(不兜圈子),并非是最佳路由。
62.R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临站交换路由器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
RIP只和邻站交换信息,使用UDP无可靠保障,但开销小,可以满足RIP要求;
OSPF使用可靠的洪泛法,直接使用IP,灵活、开销小;
BGP需要交换整个路由表和更新信息,TCP提供可靠交付以减少带宽消耗;
RIP使用不保证可靠交付的UDP,因此必须不断地(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但BGP使用保证可靠交付的TCP因此不需要这样做。
63.IPv6与IPv4相比的特点
更大的地址空间;地址由32位增大到128位;
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由于有了更大的地址空间,所以可以划分为更多的层次
改进的选项;允许数据报中包含有选项的数据信息。
允许协议继续扩充;
支持即插即用;
支持资源的预分配
IPv6数据报由两大部分组成:基本首部+有效载荷
64.IPv6的地址
单播:传统的点对点通信
多播:一对多通信
任播:任播的终点是一组计算机,但数据报只交付其中的一个,通常是距离最近那一个
65.IPv4到IPv6过渡的方法
双协议栈:使一部分主机或者路由器使用双协议栈,一个IPv4,一个IPv6。
隧道技术:IPv6数据报在进入IPv4网络时,把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4数据报,整个IPv6数据报就成为IPv4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66.解决IPv4地址紧缺的办法?
1.网络地址转换NAT:在自治系统内部的专用弯的主机使用互联网提供的专用IP地址,该IP地址只能在专用网内部使用,任何路由器对于专用IP地址都不予转发,同时利用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器将专用IP地址转换成在全球范围唯一的IP地址与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2.CIDR构成超网:CIDR消除了子网划分的概念,将IP地址由原来的三级编址又转换成二级编址,每个地址都属于一个CIDR地址块,根据CIDR地址块进行路由转发,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
67.什么是VPN?VPN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VPN有几种类别?
VPN:虚拟专用网;利用公用的互联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信载体,“虚拟”的意识是并没有使用真正的通信专线,而是效果上和真正的专用网一样,“专用网”意思是这种网络用于机构内部的通信,而不是用于和网络外非本机构的主机通信
VPN内部使用互联网的专用地址,一个VPN内部至少有一个路由器具有合法的全球IP地址这样才能和本系统的另一个VPN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
专用地址:只用于一个机构的内部通信,而不能用于和互联网上的主机通信,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准转发。
优点:可以解决IP地址紧缺问题,可以降低成本,部署灵活方便,管理方式简单。安全
VPN的特点包括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保证(QOS)、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可管理性。
目前VPN主要采用如下四项技术来保证安全: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68.什么是NAT?NAPT有哪些特点?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网络地址转换NAT:解决专用网内部的一些分配了专用IP地址的主机与互联网上的主机通信的问题。
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互联网连接。
NAT的优点:1.节省公有合法IP地址 2.处理地址交叉 3.增强灵活性 4.安全性
NAT的缺点:1.延迟增大 2.配置和维护的复杂性 3.不支持某些应用
69.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
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运输层还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控制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
分用:运输层收到的报文可以分别交付给指明的应用层进程
70.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的特点
TCP:(可靠传输,拥塞控制,流量控制)
1.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在使用TCP协议之前,必须先建立TCP连接,在传送数据完毕后,必须释放已经建立的TCP连接。
2.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保证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不失序。
3.面向字节流;虽然应用程序和TCP的交互式一次一个数据块,但是TCP把应用程序叫下来的数据仅仅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符流。
4.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
5.TCP提供全双工通信;TCP允许通信那双方的应用进程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TCP连接的两端由设有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用来临时存放双方通信的数据。
UDP:只在IP数据报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很少的功能,就是复用和分用以及差错检测的功能。
1.无连接的;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尽最大努力交付的;不保证可靠交付。
3.面向报文的;UDP面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也就是说,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照样发送,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4.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
6.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而TCP的首部要20个字节。
(使用UDP可能会引起网络产生严重的拥塞问题)
71.运输层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
为了实现复用和分用;
端口分为: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硬件端口: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上使用的端口;使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
软件端口:在协议栈层间的抽象的协议的端口是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层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
因为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通信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服务器进程接收客户进程的请求并作出响应,也就是“收信”的一方,自然必须有固定的端口并且要将其公布出去:客户进程是发起通信的一方,由于运输层数据报中包含源端口,因此服务器进程容易知道客户进程的端口,所以客户进程的端口不需要固定也不需要公布。由于这种明显的不同,端口需要分为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和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分别对应不同的号码段,为的是客户进程选择端口号的方便并不引起冲突。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又进一步区分为熟知端口和登记端口,用于常规和非常规的服务进程。
72.TC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若用流水线传输还需要使用,滑动窗口协议和连续ARQ协议。
73.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用于计算校验和。
74.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语音数据不是实时播放(边接受边播放)就可以使用TCP,因为TCP传输可靠。接收端用TCP将话音数据接受完毕后,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间进行播放。但假定是实时传输,则必须使用UDP。 UDP不保证可靠交付,数据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丢失,但UCP比TCP的开销要小很多。因此只要应用程序接受这样的服务质量就可以使用UDP。
75.简述一下停等协议ARQ (链路层/传输层)
由于IP层是不可靠的,因此TCP需要采取措施使得传输层之间的通信变得可靠。停止等待协议就是保证可靠传输,以流量控制为目的的一个协议。
其工作原理简单的说就是每发送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如果接受方不返回应答,则发送方必须一直等待。
细节描述:
①如果发送方如果一段时间仍没有收到确认,就认为刚才发送的分组丢失了,因而重传前面发送过的分组。
②如果接收方的确认分组丢失或者因其他原因,接收方收到了重传分组,则:丢弃这个重传分组,并且向发送方发送确认。
76.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
不行,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才能明确哪个分则得到了确认。
77.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这个字段?
TCP首部除固定长度部分外,还有选项,因此TCP首部长度是可变的。UDP首部长度是固定的。
78.TC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ARQ: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之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简单,信道利用率低)
1.无差错情况;
2.出现差错;超时重传(超时计时器)
3.确认丢失;
4.确认迟到;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采用流水线传输需要用到:连续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79.什么是连续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作用是啥?
TCP协议通过使用连续ARQ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从而提供可靠的传输。
由于停止等待ARQ协议信道利用率太低,所以需要使用连续ARQ协议来进行改善。这个协议会连续发送一组数据包,然后再等待这些数据包的确认。
发送方采用流水线传输。流水线传输就是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多个分组,不必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对方确认。
滑动窗口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在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各自维持一个滑动窗口,发送方是发送窗口,接收方是接收窗口,而且这个窗口是随着时间变化可以向前滑动的。它允许发送方发送多个分组而不需等待确认。TCP的滑动窗口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80.TCP可靠传输的实现(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在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各自维持一个滑动窗口,发送方是发送窗口,接收方是接收窗口,而且这个窗口是随着时间变化可以向前滑动的。它允许发送方发送多个分组而不需等待确认。TCP的滑动窗口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规则:
(1)凡是已经发送过的数据,在未收到确认之前,都必须暂时保留,以便在超时重传时使用。
(2)只有当发送方A收到了接收方的确认报文段时,发送方窗口才可以向前滑动几个序号。
(3)当发送方A发送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没有收到确认(由超时计时器控制),就要使用回退N步协议,回到最后接收到确认号的地方,重新发送这部分数据。
此外,TCP利用滑动窗口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
81.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序号:每一个TCP连接中传输的字节流都按照顺序编号。序号字段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号:期望收到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如果确认号等于N,则序号N-1的所有数据都已正常收到)
数据偏移: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距离T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
紧急URG;当URG=1时,意味着报文段有紧急数据应该尽快传送,TCP就把紧急数据插入到本报文段数据的最前面。
确认ACK: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ACK=0时,确认号无效,在连接建立后所有传输的报文段都应该把ACK置1。
推送PSH:两个应用进程进行交互式的通信时,有时一端的应用进程希望发送一个命令后立即就能够收到对方的响应。就可以把PSH=1,接收方TCP收到PSH=1的报文段之后,就尽快的交付给接收应用进程,而不需要等到缓存满了之后在向上交付。
复位RST:RST=1表示TCp连接出现严重错误必须释放连接,再重新建立连接。
同步SYN: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而ACK=0时表示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对方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就在响应报文段中使SYN=1和ACK=1.
窗口:指出现在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窗口值经常动态变化。
检验和: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与UDP一样。
MSS(最大报文段长度):是每一个TCP报文段中数据子字段的最大长度。
82.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差别
流量控制: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使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利用滑动窗口实现。
拥塞:在某段时间,对网络中的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会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拥塞。(资源的总需求>可用部分)
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至于过载。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主机,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如果在一个TCP连接中,迟迟收不到对方发来的确认信息,我们就可以认为在网络的某个地方发生了拥塞。
83.TCP的拥塞控制方法,“乘法减小”和“加法增大”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慢开始: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cwnd(拥塞窗口)就加倍。
拥塞避免:当拥塞窗口值大于慢开始门限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的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就增加一个MSS的大小。(当cwnd>慢开始门限ssthresh,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快重传:发送方只要连续收到3个重复确认,就知道接收方没有收到某个报文段,应该立即进行重传。可以让发送方尽早知道发生了个别报文段的丢失。
快恢复:发送方知道丢失了个别报文段之后,启动快恢复算法,发送方调整慢开始门限ssthresh=cwnd/2,同时设置拥塞窗口cwnd=ssthresh,并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
rwnd:接收方窗口,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一定不能超过对方给出的接收窗口值。
乘法减小: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的1/2。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
加法增大: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在收到对所有报文段的确认后(即经过一个往返时间),就把拥塞窗口 cwnd增加一个 MSS 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84.TCP连接(三报文握手)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首先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然后服务器进程就处于Listen状态,等待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
1.客户进程也是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在打算建立连接时,先向服务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将同步位SYN=1,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x。
客户进程进入(同步已发送)状态。
2.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就向客户发送确认报文,SYN和ACK都置为1,确认号为ack=x+1,同时也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y,服务器进程进入(同步收到)状态。
3.客户进程收到确认后,还要给服务器在发出确认,确认报文段中ACK置为1,确认号ack=y+1,此时TCP连接已经建立,客户端进入(已进入连接)状态,当服务器端收到确认后,也进入(已进入连接)状态。
85.TCP释放(四报文握手)
释放连接(四次握手)
1.客户进程先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发送数据,此时客户端进入“终止等待1”状态。
2.服务器收到报文段后立即发出确认,同时服务器进程进入“被动关闭”状态,TCP服务器向应用层进程发送通知,此时TCP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客户收到服务器的确认之后,进入“终止等待2”状态。
3.若服务器已没有要向客户发送的数据,其应用进程通知TCP释放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并进入“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确认。
4.客户收到报文后,发出确认,进入“时间等待”状态,服务器收到确认后,就进入关闭状态,客户需要经过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2MSL后,进入关闭状态,此时TCP连接已经释放。
86.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当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分片,但其中的一个数据报未能及时到达终点,而终点组装IP数据报已超时,因而只能丢失该数据报;
IP数据报已经到达终点,但终点的缓存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此数据报;
数据报在转发过程中经过一个局域网的网桥,但网桥在转发该数据报的帧没有足够的差错空间而只好丢弃。
87.应用层协议
DNS: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
DHCP:使主机动态获取IP地址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 邮件发送协议
POP3、IMAP 邮件接收协议
88.网络通信的过程
89.域名系统DNS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网络上的域名解析为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多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采用“任播”技术。
顶级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域名服务器下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
权限域名服务器: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
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替主机继续查询)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给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把自己知道的权限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让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就这样进行迭代查询…。
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权限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90.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过程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是递归查询
当一个应用进程需要把域名解析为IP地址时,该应用进程先调用解析程序,并成为DNS的一个客户,把待解析的域名放在DNS请求报文中,以UDP用户数据报方式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使用UDP可以减少开销),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查找域名后,把对应的IP地址放在回答报文中返回,应用进程获得目的主机的IP地址即可进行通信。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是迭代查询。P258
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替主机继续查询)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给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把自己知道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让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就这样进行迭代查询…。
91.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 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92.文件传送协议
基于TCP的FTP:主要任务是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基于UDP的TFTP: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也是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使用UDP数据包所以TFTP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它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两者的特点:如果要存取一个文件,先必须获得一个本地的文件副本,如果要修改文件,只能对文件的副本进行修改,然后再将修改后的文件副本传回到原节点
93.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FTP使用两个TCP连接。
FTP使用了一个分离的控制连接,因此FTP的控制信息是带外的。
进行文件传输时,FT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会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能够使协议更加简单和容易实现,在传输文件时还可以利用控制连接对文件的传输进行控制)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
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
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
94.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TFTP也是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使用UDP数据包所以TFTP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它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优点:TFTP可用于UDP环境,代码所占用的内存相对较小。
95.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与FT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文件传送协议 FTP 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务,它使用 TCP 可靠的运输服务。FTP 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TFTP 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T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使用 UDP 数据报,因此TFTP 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
TFTP 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TFTP 没有一个庞大的命令集,没有列目录的功能,也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96.解释以下名词。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是什么?
www,URL,HTTP,HTML,CGI,浏览器,超文本,超媒体,超链,页面,活动文档,搜索引擎。
www:万维网,是一个庞大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很方便的从互联网上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并且主动地获取丰富的信息。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用来标志万维网上的文档,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范围内都有一个唯一的URL。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用来实现万维网上的各种链接,就是让万维网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严格的协议。(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使用TCP进行可靠传输)
HTTP的特点:
- 使用了面向连接的TCP进行可靠传输,但是HTTP本身是无连接的,通信双方在交换报文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2.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同一个客户第二次访问同一个服务器上的页面时,服务器的响应与第一次相同。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用来消除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
CGI : 通用网关接口CGI是一种标准,它定义了动态文档应该如何创建,输入数据应如何提供给应用程序,以及输出结果意如何使用。
97.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用户代理UA: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
邮件服务器:发送和接收邮件,同时还要向发件人报告邮件传送的结果。按客户服务器工作。
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送邮件需要用到两种协议:
一种用于邮件发送的:邮件发送协议SMTP
一种用于邮件接收的:邮件接受协议POP3
两个协议都是用TCP连接。
98.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
99.简述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 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 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 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
- 邮件传送。
- 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
100.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的特点
POP3:只要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了邮件,邮件服务器就把这个邮件删除。
IMAP:用户可以再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计算机随时处理自己的邮件,还允许用户只读取邮件的一部分。缺点就是想查询自己的邮件,必须先上网。
计网的知识点很碎搭配思维导图食用更佳
(这个博主的思维导图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