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书笔记】读书带给我的改变与思考

   日期:2020-04-30     浏览:99    评论:0    
核心提示:文章目录缘分使然阅读使得自己蜕变早期对小说的看法书里是许多人的世界阅读伊始第一阶段:个数至上第二阶段

文章目录

  • 缘分使然
  • 阅读使得自己蜕变
    • 早期对小说的看法
    • 书里是许多人的世界
  • 阅读伊始
    • 第一阶段:个数至上
    • 第二阶段:自我发散
    • 第三阶段:兴趣使然
  • 阅读给自己的改变
    • 生理
    • 心理
  • 后记

缘分使然

在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前,笔者是一名极其普通的院校研究生,没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也没有特别娴熟的计算机类技能,平淡如水,平凡似尘。

笔者一直认为(其实也就是一两个月,哈哈哈哈)2020是自己发生蜕变的一年,在此之前,既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也没有爱好(如果看动漫算的话,那就有一个),更谈不上什么特长,那段时期的笔者更像是静谧湖泊中的一篇浮萍,会因为今天天气艳阳而感觉心情明媚却又带些许的哀伤,会因为昨天的阴雨绵绵而觉人生无趣,会因为听到别人获奖些许而心生嫉羡,会因为老同学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或出路而悔恨不已。会因为别人得了奖学金而暗自腹诽自己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会因为别人申请读博去了更好的学校而眼红不已,会因为别人双宿双飞而感叹自己的情路坎坷,是的,那段时间会因为外界的一切风吹草动而满步踌躇。

笔者自认为在2020年之前的某段时间,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存在一些心理上的不健康问题的,不太开心的童年,太过压抑自己的生活,曾经想也试过向一切能够触及的稻草寄托希望,期盼能够将自己拔出沼泽,回归正常的生活。

在一切的期望化为泡影,无人能拯救这份痛苦的时候,无意之间发现了一款读书的app,其实在此之前我经常在 喜马拉雅 上面听一些评书、讲故事,但是总觉得并没有太“对自己的胃口”。真是应了那句“不能毁灭你的,终将使你强大”这句话,笔者在小米商店的“MI GOLD”金米奖app榜中一个个寻找着好玩的app,试着下载试用,发现了 微信读书 这款app,能够找到很多几乎可以免费阅读的电子书资源,笔者的生活慢慢发生了改变。

笔者自认是一个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并喜欢思考的人,这样的习惯导致了信息的闭塞以及诸多烦恼的萦绕,造就了敏感、有些孤僻、脑洞大等等的特点。并不是不知道这些缺点,也不是不想改变,只是不知道如何改变,之前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痛苦使自己接近崩溃,害怕一个人独处,会胡思乱想,会愤世嫉俗,总是习惯一年几乎无休、一整天从头到尾的忙碌,其实就是让忙碌充斥自己的所有时间,以期望自己不要胡思乱想,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也导致了一些劳损的身体健康疾病缠绕着自身。

阅读使得自己蜕变

在真正接触到阅读以及养成阅读的习惯之前,总觉得阅读 这个词语太过文邹邹,也太过遥远,笔者这样的人真的做不来这样有些“高雅”的事情来。那个时候,如果我“催眠”自己:我是一个爱阅读的人 :) 那么紧接着一句话一定是,你就cnb吧···· 哈哈哈哈哈,是的,就是这样的。

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得不与自己进行长时间的独处,这在2020春节前后一个多月米虫生活之后,强迫症以及对胡思乱想的惧怕使得不得不找点“用脑”的事情做,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接触到了阅读,那大概是2020年3月中旬。

现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年代,不乏那些心灵鸡汤以及各种名人的“看了这本书,改变了XXX的一生”之类的短文及视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笔者打开了微信读书,开始了正儿八经的一本书的阅读(那个时候,都不算是阅读,因为这本书基本从头到尾听下来的)《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这本书并不是什么人生励志啊,社会科学啊,就是一本小说。

早期对小说的看法

在真正阅读之前,我对小说的看法就是,“自己的生活已经这么cd了,实在是没有心思关心那些虚构任务的人生了····”,看吧,当没有试着了解某件事情或者事物之前,总是有着自己的自认为很对的说法以及理论,现在回头想想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真是觉得······ 那个时候好年轻,哈哈哈哈哈(厚脸皮的祝愿一下自己,永远18岁···)

《平凡的世界》在这里我不做背景和作者介绍,只谈谈我的体会。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那个时代(改革开放前后)的艰难与不易,很多人不得已在乡间务农,也有很多人踌躇满志但是无法与社会对抗,也有很多人因为时代和政策的改革开放,而开启了全新的篇章。无知者无畏,在之前总觉得“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但是真正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劳苦大众为生活的辛勤付出与牺牲之后,就觉得自己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狭隘得不能再狭隘。笔者自认为没有少平的坚韧意志也没有其那么多的才华,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博弈,我们的成果是需要我们不断地锻炼,实践,反馈和总结再尝试的结晶,在那么艰难的时代,少平都可以完成自己的改变,而先下,我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

笔者对人、对社会并没有热忱,也不想了解,但是社会属性本就是人类这个物种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每一个想要脱离社会的人一定会自食其果。笔者也算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份子,知道这样终究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慢慢去改变,身边没有那么多可借鉴的例子,或者没有相应领域的经验者求教,那该怎么办呢? 现在,只找到了一个办法:开始阅读吧~

书里是许多人的世界

我们都听过“小说源于生活” 这句话,没有一本小说是完全虚构的,甚至是侦探、玄幻小说也无法与现实完全脱离。再以《平凡的世界》举例 ,作者能够将那时的人物与生活描述得那么真实,人物特点,心理活动以及与当时社会风气的格格不入、斗争最终放弃,描写的让人都无法不为之感叹、动容,这些都与作者的自身经历与经验紧密相连的;再者,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也是以自己的童年生活,写实进小说中去,好的作品是无法与现实脱离的,笔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在育儿、人道主义、社交以及宗教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也是第一本我反复阅读的书(而且买了一本英文原版书籍作为纪念)生活本就是一本综合全书,也不奇怪哈珀·李在把自己的生活写进小说中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了。

笔者不喜欢与人交流,打交道,但是很喜欢分析因果,寻找关系与联系。这样的习惯可能是想要吸取一些先验经验吧,这样当一些事情发生在自身或者某些情况在以后遇到之时,不至于完全没有参考。

阅读伊始

第一阶段:个数至上

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或许是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带给自己的“功利心态”,总是希望尽快的将代表阅读完的书籍个数+1, 就好像自己又获得了偌大的肯定。在近两个半月的阅读时间内,笔者完成了38部书籍的阅读(包括语音听书),这样的“成就”让我感觉自己的“厉害”,可是我在回想第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之后,竟有些恐惧地发现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只能费力会想起几个主要角色的名字,以及故事的大致背景。 这让我,不得不又做出了改变,或者是阅读的下一阶段,要去学会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进一步吸收它。

笔者并不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在本科期间学习高数时,当时学习应试也算是佼佼者,但是不喜欢做总结,现在无一例外,都忘得一干二净(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学习版),而且没有任何可以复习的总结性资料。记忆就是这么个东西,我们不断地接收新的知识,大脑中生长出新的神经触,但是若想真正的吸收它,我们需要进一步的丰富,构建这个知识体系,并时不时的回想、调用它。

第二阶段:自我发散

这段时期,也是笔者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主要是总结背景。其实总结包含了背景 ,但是分开来更容易梳理一些。

总结 的部分,笔者就是主要参考了我的读书之道这篇公众文章的方法,在此之前笔者也尝试形成自己的一套总结模式,但是发现这篇文章中的更系统,所以直接参考来用。当然,也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个看个人习惯了。

关于背景 ,这个主要是去查阅一些资料,这就涉及到了笔者高中时期认为“巨没用”的政治,历史,地理了(看,小孩子总是那么可爱:)),在自我发散之前,笔者不觉得自己不会阅读,也不会觉得精通什么阅读技巧,只是阅读罢了,甚至还想过还能如何阅读呢???现在对与阅读有了全新的看法,无论是小说还是一些国学经典,将它单独拎出来其实是很单薄的,尤其是一些在特定历史或政治背景下的书籍。之前看待历史只是觉得是一些过去年份发生的事情,觉得枯燥,无趣,现在学会认真看待并思考这件事情的意义,当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与人或者人情世故结合起来看待之后,会发现没有无趣的事情,只有无趣的眼光、无趣的灵魂
当阅读者将自己代入书中的时代,书中的情景,就很容易理解里面的故事,不要将一本书单独的,苍白的从头读到尾,而是(边读边做、读完做,看自己喜好)查阅一下作者,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描述背景,甚至其发生的地点处在世界的什么地理位置,这些都能够帮助阅读者理解、分析、记忆书本的思想以及知识,乃至进一步融合进自身的认知体系中。

笔者认为阅读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不断地冲击、重塑或完善着自己的三观,我们无法单独地、毫无凭借地塑造自己的三观,一定是依靠着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或者经验材料去揣摩自身,而这些经历、材料的多少以及所能追溯的时长,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三观。我们很容易由于局限的人生经历而形成错误的或者不太健康的三观,而导致不佳的行为处事方式,这种观念上的瑕疵有一部分人甚至无法意识到,更不用提及自身去改善它,问道无门,其为竟不知有道
简言之,就是经历越多,感受越多,认识也就越深刻;见闻越多,心胸就越可能豁达,人生就越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读书是最简单的投资自己的方式,能用最小的成本去看世界,看人际,看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阶段:兴趣使然

目前并没有那么高歌猛进到这里,但是笔者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慢慢萌芽中~~

阅读给自己的改变

生理

从生理方面,最明显的就是头发了吧,哈哈哈哈哈,这个是肉眼可见的改变。笔者在数年间(尤其是本科以及研究生期间)掉头发,失眠质量差(睡眠浅,多梦,睡眠时长短),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以一种不正常的速度枯萎,可是不知道什么方式能补救,而且那时候并不觉得自己有“抑郁”的倾向(知道了也不会去医院的,没钱,哈哈哈哈)。

在大约在4月份,首先是明显的洗头时脱发量的减少,在发现这个现象后,又认真自我观察和思考了睡眠以及健康问题,能好不夸张地说,其次是睡眠质量的提高,极少做梦了,这样给了自己高质量的睡眠;最后是神经衰弱已经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了,这也给我自身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心理

在阅读之前,笔者的心理状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吧:充满愤怒,恐惧,厌世,空虚,焦虑,患得患失,迷茫···
看吧,那个时候多不正常,自己都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多亏了这几年教育啊,真没白给,及时自我反馈 是笔者的一大优点,这个笔者很乐意承认,嘻嘻···

这些不正常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大概是开始阅读后两个周的时间,心理不再那么愤怒,也不再那么焦虑,内心的疑虑和不解慢慢得到疏解;这段时期,也开始慢慢接触到了投资,金融类的知识让我觉得生活还是有好玩的知识的,看待生活的眼镜不再是灰色,眼神也更加的熠熠生辉,生活从没有如此鲜活,自己也很惊讶阅读能带给自己这么多的改变,而且是由内而外,全身心的改变~

后记

这里,笔者撰写这篇博客,主要有两个想法,一是对这段时期的改变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在以后的某一天如果顿觉迷茫时,可以阅读这篇,来进行自我心理改善;二是希望存在与笔者类似情况的伙伴能够看到这篇分享后,有所收获,笔者也很乐意交流~~

这里给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有些帮助:
尽新书不如无书
书的出版周期是比较长的,而且那么多的经典(年龄大)书籍,里面难免有些已经过时的观点甚至本身就不正确的观点,我们要学会辨证的吸收书本的知识,最好结合经验(自己的以及他人的)去思考,不要妄下定论。

想去帮助更多如笔者曾经的人
经历过一段不堪回首的黑色时光,知道那份无法明说的痛苦,所以希望经受着不好的那些的人能够及早地从沼泽中解脱。但是人性中的特点,在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之后才会破釜沉舟,或许这也是涅槃重生的道理吧,没有达到那个临界点之前,很少愿意去做出主动的、彻底的改变或尝试,如果是这样,能够慢慢缓解最好,如果不能的话,不妨试一试阅读吧,从内心里让自己安静,回归自己。

 
打赏
 本文转载自:网络 
所有权利归属于原作者,如文章来源标示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微信13520258486
更多>最近资讯中心
更多>最新资讯中心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最新信息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13520258486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